洪聖壹/《壹週刊》的生與死-憑什麼好的內容,一定要免費?

▲ 2001年創刊讀者破140萬」的《壹週刊》傳月底停刊。(圖/資料照)

文/洪聖壹

這兩天,多家媒體報導《壹週刊》因不堪長期虧損,可能將於月底停刊、《想見你》團隊特別公佈小彩蛋以回擊結局不肖廠商流出。而Google這兩天則以《水牛城新聞報》爲例,分享140年曆史的傳統紙媒如何透過「訂閱制」再造。本篇特別想要以新聞爲方向,分享一下媒體發展趨勢。

從需求來說,期刊雜誌報紙不是沒人看,只是平臺轉移。智慧手機、智慧電視、甚至是即將迎來的物聯網時代,人們同樣有收集資訊基本需求,只是媒體平臺轉移了。

爲了迎合時代,這10年來多數媒體走向「網路化」,這樣的做法也造就了所謂的「新媒體」的崛起,爲了迎合用戶需求,快速、流量考量成爲這些新媒體運作的共同語言,這是因爲新媒體的獲利模式仍是沒有改變,還是網路廣告、新聞置入?有一段期間,這些新媒體多數的內容不是品質低劣、就是缺乏原創度進而造成用戶反感,直到社羣平臺開始自救,開始成立所謂「新聞實驗室」(NEWS LAB)、開始打擊所謂「假新聞」、依照新聞價值/權威性建立媒體排名的時候,媒體,才「稍微」迴歸正軌。

自古至今,內容資訊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基本需求」,就如同口罩一樣,疫情來臨,口罩就變成戰備物資,疫情過後,只有品質好的口罩纔會受到歡迎。照理說,一直走「正規軍」編制的紙媒,應該受到歡迎、受到信任纔對?其實不然。

隨着「數位原生」、「數位移民」族的增長,多數人早就都用手機來閱讀,這時候隨着Facebook、YouTube社羣平臺崛起,人人都可以成爲媒體的前提下,「什麼是媒體」、「什麼是廣告」也變得模糊,隨着YouTube平臺崛起、直播盛行,在臺灣蔡阿嘎館長阿滴,在大陸近期有李嘉綺、李子柒,這些在超級流量支持下的「網紅」也要生存,媒體命脈-「廣告預算」早已被分食,試問:「當報紙沒人看的時候,誰還要下廣告?」

以《蘋果日報》爲例,2019年,香港和臺灣《蘋果日報》的廣告的收益總額是港幣2億3580萬元,約合新臺幣9億4,320萬元,國內有媒體拿出2014年財報的12億1,870萬元,約合新臺幣48億7,480萬元來做比較。五年之內,《蘋果日報》廣告收入整整少了港幣10億,約合新臺幣40億元。這廣告收入的大幅度被分割,在內容需求的前提下,「新媒體」勢必得再轉型

「媒體」到底怎麼樣才能生存,「訂閱制」從天而降。

Google在兩天分享一個有趣的案例,內容指出他們六年前在《水牛城新聞》(Buffalo News)開設了第一個付費專區,爲了提高訂閱數,內部做了許多努力,內部也建立許多財務預算模組,最後他們認爲「讓用戶透過訂閱來看新聞」不是新的收入來源,而是公司可永續經營的基礎,是該公司未來主要的經營項目

有140歷史的《水牛城新聞》更進一步分享從轉型新媒體到實行訂閱制的心路歷程。他們指出,一開始從以印刷出版、廣告爲主的報紙,轉型成以消費者需求爲主的線上媒體,這讓他們對以往「有價值的內容」說不,如今訂閱至讓他們要求每個人以追求用戶訂閱爲主要目標發展,這個歷程讓他們公司營運方針變得更加明確。

首先,該公司內部建立了一個發展數位訂閱業務團隊,同時投資電商與數據分析,並且跨越編輯部、技術與業務部,重新調整了可能影響收入的部門。

此外,《水牛城新聞》與GNI訂閱實驗室合作,從用戶數據分析到內容需求分析,讓他們在經營策略調整上也更有信心,像是在首頁上提供「一般訂閱」(記者觀察是帶有廣告的訂閱)這個做法,在過去半年內讓他們增加了60,000個訂閱用戶。《水牛城新聞》還發現,這些訂閱用戶比以往的讀者忠誠度更高,數據顯示:一般流水訂閱用戶轉換爲數位訂閱用戶的比例是匿名訪客的10倍。

根據《水牛城新聞》的說明,他們在過去並沒有追蹤用戶需求的任何根據,現在他們已經可以透過數字分析,進而作出精準的決策。做爲參考,他們表示,自從與GNI訂閱實驗室合作以來,他們數位訂閱用戶增加了49%、每月訂閱收入成長了23%,平均每個用戶收入成長了14%。

確實,不管是網紅、節目還是新聞,品質好的內容受到歡迎是應該的,在科技圈當中,《電子時報》很早就採用訂閱制,這兩年《蘋果日報》也走入訂閱制。除此之外,在影視領域,像是Netflix、KKBOX、Spotify、愛奇藝等平臺,早就因爲投入付費觀看而獲利,迪士尼影業跟HBO也分別以Disney+與HBO MAX急起直追。從財報來看,Apple公司旗下的Apple Music、Apple TV也幾乎快與AppStore的收入平起平坐。

迴歸根本,「閱讀觀看」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好的品質、對的內容人人都需要,那麼,憑什麼這些一定要免費

*本文作者洪聖壹,資深媒體人,以上言論爲個人立場,與《ETtoday新聞雲》無關。部分數據資料來源:Google blog、香港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