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觀察丨湖北襄陽2024年錨定GDP增長7%,實施超億元項目1588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雪 實習生馬小雨 武漢報道

2月27日,湖北省新聞辦舉行“奮戰開門紅 市長話經濟”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三場,介紹襄陽市相關情況。

2023年,襄陽市經濟回升向好,經濟總量再度位居中部非省會城市第1位。2024年,襄陽市立下確保實現全年GDP增長7%的目標。

“襄陽市委、市政府將2024年確定爲‘項目建設年’,紮實推進重大戰略早落地、重大政策早爭取、重大項目早開工等7個方面25項工作,確保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助力全省‘開門紅’。”襄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太暉在會上表示。

凝心聚力衝刺“開門紅”

春節前,湖北省政府辦公廳發佈印發了《湖北省2024年一季度“開門紅”工作方案》。

在此基礎上,襄陽市制定《襄陽市2024年一季度“開門紅”工作方案》,明確了推動重大戰略早落地、重大政策早爭取、重大行動早春行、重大項目早開工、重大調度早見效、重大改革早部署、重大民生早行動等7項工作任務,細化分解爲25條具體措施。

落實到行動上,表現爲用好一個項目平臺、舉辦一次集中開工、服務一批工業企業、開展一批促消活動、摸排一批外貿訂單、組織一批招商行動以及培育一批經營主體等。

其中,在集中開工上,襄陽組織開展全市月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一季度,全市將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39個、計劃總投資1799.3億元。在組織招商上,今年以來,襄陽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87個、總投資1639.7億元。

“‘開門紅’經濟目標是力爭一季度全市GDP增長7%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外貿進出口增長9%以上。”襄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阮莉莉表示。

襄陽市還需加快推進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爲此,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點名”襄陽市東津新區,對城市新中心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中共東津新區(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平武表示,東津城市新中心建設是省委、省政府將交給襄陽的一道“必答題”,具體到今年工作中,將主要圍繞聚力產業發展壯大、着力提升城市品質以及持續提升配套水平三個方面進行。其中,聚力產業發展壯大又細分爲強化項目建設與強化招商引資兩個工作重點。

王太暉表示,“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襄陽市委、市政府把2024年確定爲“項目建設年”,全年計劃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588個、總投資1.2萬億元、年度投資2648億元。

東津新區則力爭2024年引進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00個,爭取完成3個百億級以上項目的任務,確保城市新中心重大項目上半年每月開工1個以上、下半年每月開工2個以上。

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襄陽市大力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一定成效。

“汽車產業作爲襄陽第一大產業,2023年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升級上取得重大進展,襄陽新能源乘用車整車製造實現歷史性突破,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達到441億元、同比增長25.6%,襄陽成爲全省唯一、全國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之一。”王太暉表示。

此外,以新能源汽車爲牽引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正加速崛起,一批百億級重大項目落戶襄陽,目前集聚企業60餘家,2023年產值達到563億元、同比增長22.5%。襄陽成爲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優秀城市,躋身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前50強。

據襄陽市政協副主席,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段細柱介紹,2024年襄陽市持續推動傳統汽車轉型升級,具體包括四方面工作。

首先,突破性發展新能源汽車。支持東風納米新能源乘用車、東風輕型車智能製造和綠色工廠等一批新能源整車項目達產滿產,打造爆款產品,力爭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5萬輛。圍繞整車和主機企業,引進新能源零部件企業落戶,加快形成乘商並舉、整零協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

其次,搶佔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賽道。支持東風股份、東風納米、騰龍汽車等骨幹企業依託應用場景,研發生產智能網聯環衛車、物流車、網約車和公交車;推動九識科技、北京新石器慧通等無人裝備企業在襄陽落地,導入相關產品,力爭2024年全市智能網聯汽車和無人裝備產量突破4萬輛。

同時,加快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轉型。深化襄陽市與東風公司戰略合作,支持東風康明斯、東風德納、神龍工廠等東風在襄企業研發生產綠色化、電動化產品,提升產銷量和市佔率。引導三環鍛造、三環車橋、襄軸、新火炬等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快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佔比,力爭全市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的零部件企業超過50%,骨幹企業的新能源產品佔比超過50%。

在此基礎上,推動汽車產業加快轉型高質量發展。深入落實襄陽市汽車產業鏈鏈長制,進一步加強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對接、服務和包保。進一步完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積極爭取各類資金支持,推動重大項目加快落地。與重點高校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開展技術創新,培育產業人才,推動汽車產業加快轉型發展,打造全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