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形結構 陸防中等收入陷阱

大陸暫未形成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的橄欖型社會。圖爲山西白領一族參加「炫彩夜跑」。(中新社

大陸的城鄉發展及收入分配差距,一直是大陸中央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學者專家坦言,從收入比重結構來看,大陸目前還未形成中等收者佔多數的「橄欖型社會」,在現階段中等收入階層比重相對較小的情況下,必須警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事實上,近年來大陸的貧富不均的現象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以觀察社會財富集中程度基尼係數來看(係數越低,代表財富分佈越平均),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6年大陸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係數爲0.465,比2012年的0.474下降0.009,顯示居民收入差距總體在不斷縮小。

不過,基尼係數縮小並不代表貧富差距的問題已經消除。日前在南開大學首度召開的「中國收入分配50人論壇」,出席的南開大學中國財富經濟研究院院長陳宗勝就認爲,大陸的收入分配結構已趨於「葫蘆形」,即中間較細的部分中產階級。他表示,目前二元經濟結構反差依然明顯,收入分配格局維持低收入層佔比大,中等收入階層比重比較小,要警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陳宗勝指出,資料顯示,大陸中等收入者所佔比重正在逐步提高,但比重依然較低。從2002年的4.8%上升到2007年的14.33%,又進一步上升到2013年的24.03%。據估算,2016年大陸中等收入比重約爲34.79%,到2020年將達到45.01%,但若要在2020年達到一半的中等收入者,則大陸仍需要再繼續努力。

按照國際經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在40%以上時,經濟、社會和政治狀況就會相對平穩。陳宗勝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陸目前還沒有形成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的橄欖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