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賢透過藝術 將人生轉折化爲作品
胡文賢這幅畫作表達出女子落水辛苦游到岸邊,在黑暗中看見光芒與生命的希望,忘卻了曾經的滄桑歲月。圖/藝術家胡文賢提供
詩人席慕蓉的詩句:「滄桑之後,也許會有這樣的回顧…」,深深契合藝術家胡文賢的心境。逾40年旅居歐洲,將壓在身上生活重擔逐漸解放,以往的勞累與痛苦、曲折與磨礪、誘惑與掙扎也漸行漸遠,這一路上的作品便是胡文賢過往的心路歷程。
胡文賢將人生的轉折透過藝術化成作品,託物寄情,不同階段的作品有不同的風格。從寫實到超寫實,從超現實到形而上,從尼采悲觀主義的悲愴及虛無感,到弗洛伊德的夢幻及性慾主義。從破舊廢墟里尋找價值,從女性的身體表達愛慾、生死及下意識的衝動。胡文賢不拘形式,隨心所欲,認爲藝術是站在人類前面的,藝術家應該有義務領導人類,提供新的面貌、新的觀念,藝術是「生活與內心」的表達。
胡文賢說,藝術家透過創作抒發內心的情感,而觀衆受到作品的感動,便是解放了心中共通的期望與渴求;藝術家得到了共鳴,也是給予自身的慰藉,爲內心的孤寂開了出口。胡文賢喜歡描寫生命中的愛慾情節,敢於把被視爲禁忌的內容帶入畫面,衝破對人體美、女性美的狹義觀念,原生態地還原情愛慾望。童年的甜蜜回憶、父愛、母愛、生活的掙扎、恨、愛,焦土中的生命、廢墟的甦醒等,每件作品絕不是憑空亂造,都是人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