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羊錢鞭廣場舞 跳進非遺項目
流行於寧夏中寧縣黃羊古村落的「黃羊錢鞭」,2021年5月被認定爲大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主要在農曆春節、喜慶節日或農閒時表演,日常裡則是村民自娛自樂的健身舞蹈。(藍孝威攝)
「賞悅寧夏·非遺之旅」兩岸暨香港新聞交流活動7月8至12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舉行,走訪位於銀川市西夏區的趙桂琴刺繡工作室。圖爲工作室繡娘指導學生刺繡。(藍孝威攝)
大陸許多地方的大媽、大爺熱愛跳廣場舞,但是把廣場舞跳成大陸國家級非遺項目,可就不簡單。在寧夏中衛市中寧縣黃羊古村落,數十名村民伴着輕快的旋律、身着盛裝,手握兩端綁着紅綠彩穗的塑料膠管,雙腳跟着鼓點變換着十字步,眼神靈活地配合著身體扭動,舞起非遺級別的「黃羊錢鞭」。
「賞悅寧夏‧非遺之旅」兩岸暨香港新聞交流活動8至12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舉行,深圳大學、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兩岸暨香港的大學生與媒體,10日一起走訪位於中寧縣黃羊古村落,體驗大陸國家級非遺項目:黃羊錢鞭和中寧蒿子面。
在中國古代,「鞭子」曾是農耕地區羣衆喚牛耕地和北方民族狩獵放牧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一根手指粗細的圓木棍,兩端拴上若干枚銅錢,便是吉祥的「錢鞭」,舞鞭時能產生清脆的響聲,後來這種「黃羊錢鞭」也就作爲慶祝豐收、祈求平安的儀式被流傳下來。
1975年出生於寧夏中寧縣餘丁鄉黃羊村的劉自壽,是「黃羊錢鞭」第五代傳人。2021年5月被認定爲大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主要在農曆春節、喜慶節日或農閒時表演,日常裡則是村民自娛自樂的健身舞蹈。
劉自壽展示,傳統的黃羊錢鞭是長約80公分、直徑約爲4公分的木棍或竹竿,在兩頭的杆莖上刻有空槽,槽中各穿一對銅錢,兩端杆頭再分別紮上紅、綠色的麻纓,木棍或竹竿的周身漆成紅綠兩色的環紋。表演者多穿比較喜慶的紅、黃、粉色綢緞寬鬆服裝,女性頭飾用紅、粉或綠色的方絲巾,男性頭飾則用純白的長方形毛巾。
劉自壽向學生講解「黃羊錢鞭」的舞法,「首先咱們先是中間磕一下,在一邊的下端磕一下,在一邊的上端磕一下,手分開加一下。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很好!邁左腳的時候要看右上角,邁右腳的時候要看左上角,明白了吧?」當節奏愈來愈快,有些人動作已跟不上拍子,手忙腳亂,自己都哈哈大笑。
此外,中寧蒿子面以高筋麪粉、蒿面爲原料,加上精鹽、香油以及枸杞,經過揉麪、擀麪、切面等工序,最後淋上酸湯和肉燥即可上桌,從明朝流傳至今已有360多年曆史。蒿子健胃清熱、枸杞護肝明目,具有食療價值。
數百年間,中寧蒿子面形成獨特的文化。爲老人祝壽時吃的蒿子面稱爲長壽麪,意寓老人健康長壽;在新婚第二天吃的蒿子面叫喜面,意寓新人情絲不斷;在孩子出生百天(或滿月)時吃的蒿子面叫吉利面,意祝孩子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