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基隆煤礦興衰史 福基老礦長憶舊夢

昔日熱鬧興盛福基礦場,隨着礦業逐漸沒落,自從封場後,如今成了一片雜草叢生的廢墟,只剩下斑駁的斷垣殘壁。(基隆人文生態發展協會提供)

福基礦場末代礦長福田,拿起大聲公講述當年礦場的興衰歷史。(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提供)

昔日熱鬧興盛的福基礦場,隨着礦業逐漸沒落,自從封場後,如今成了一片雜草叢生的廢墟,只剩下斑駁的斷垣殘壁。(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提供)

昔日熱鬧興盛的福基礦場,隨着礦業逐漸沒落,自從封場後,如今成了一片雜草叢生的廢墟,只剩下斑駁的斷垣殘壁。(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提供)

昔日熱鬧興盛的福基礦場,隨着礦業逐漸沒落,自從封場後,如今成了一片雜草叢生的廢墟,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的志工們前往該地除草,期望市府能再度重視這塊富有歷史意義文化遺蹟。(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提供)

昔日熱鬧興盛的福基礦場,隨着礦業逐漸沒落,自從封場後,如今成了一片雜草叢生的廢墟,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的志工們及市議員前往該地除草,期望市府能再度重視這塊富有歷史意義的文化遺蹟。(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提供)

福基礦坑如今被深埋在雜草之中,已不復當年盛況匾額字跡也相當模糊,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發起人韓世昱(左1)希望市府能重視這塊文化遺蹟。(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提供)

基隆煤礦已有300年曆史,直到日據時期更出現挖礦的「淘金潮」,煤礦的價值從此備受人們關注,而曾經座落在七堵區的「福基煤礦」,一時也成爲基隆最著名的礦坑,但自從封場之後,已逐漸受世人淡忘。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邀請了福基的末代礦長葉福田,24日在礦區舉辦「黃昏人文回顧會」,帶人們重回當年盛況。

福基煤礦坑原名復基煤礦」,於1948年開坑後,成爲當時國民政府所管轄的礦業,到了1958年與民股合資,並與八堵的中臺煤礦合併,才改名爲福基煤礦,且每年產量高達15000公噸,成爲當時全臺前5大煤礦區,但隨着礦業逐漸沒落,福基也在1988年封場,如今成了雜草叢生的廢墟。

「當時礦場每天的採礦人數多達2000人,非常繁榮!」葉福田回憶,當初礦場每天24小時不打烊,吸引了全臺各地的礦工爭相前往,有的還遠從嘉義花東而來,大家都拚了命的挖礦工作,礦區都有設公共澡堂工寮還有鍋爐室,幾乎每天都泡在礦坑裡。

現年87歲的葉福田,自1966年開始進入礦場,最後成爲福基的末代礦長,追憶起當年礦場的沒落,他面露哀慼地說:「因爲開採成本高,加上礦災頻傳,太過於危險,所以才封場。」

葉福田表示,每天近礦坑都是在向死神挑戰,1983年曾經有5名礦工中毒,1985年也死了2人,他都有親身參與搶救,大家都是用命在打拼。

基隆市人文生態發展協會發起人韓世昱表示,葉福田他們那一代的基隆人,爲當年的臺灣經濟奉獻了相當大的心血,福基是目前基隆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礦區,市府應該加強重視並規畫,不要讓這麼有文化價值的地方遺忘在歷史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