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地帶”操作,美國纔是老手
丁 鐸“灰色地帶”策略是美國官方和學界一些人近年來用於抹黑攻擊中國南海政策和作爲的一個常用術語,他們藉此污衊中國運用有別於傳統方式的非軍事手段“改變現狀”或“製造緊張”。在這套南海敘事語境下,使用“灰色地帶”策略的是中國,不得不採取應對措施的則是美國及其盟友菲律賓。這是多麼顯而易見的顛倒黑白。中國在南海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利的正常行爲,被美菲惡意描述爲“灰色地帶”策略,中國爲管控海上摩擦和處理南海爭議所作的努力,被歪曲解讀爲迫使其他爭端當事國接受中國改變所謂“南海現狀”,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導致本質上是領土主權和海洋管轄權爭議的南海問題在國際輿論場上被賦予越來越濃厚的地緣政治色彩,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泛安全化趨勢。事實上,在南海問題上給中國貼各種各樣的認知標籤,本身就是美國運用“灰色地帶”策略的表現。而且真正將這一策略運用得輕車熟路的,也正是美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針對當時美蘇競爭,美國戰略界人士就指出,使用“灰色地帶”策略能幫美國以極小的風險、在不過度刺激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循序漸進地達到改變力量平衡的目的。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提出後不久,美國防部就在《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指出,美國未來對外戰略格局中將出現越來越多既達不到“傳統戰爭條件”又不能被認爲是“真正和平狀態”的“灰色地帶”。此後,“灰色地帶威脅”逐漸成爲美國在雙多邊外交場合和國際輿論場上攻擊他國的一種話語工具。2015年,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發布《“灰色地帶”白皮書》,進一步歸納了這一策略的幾個顯著特點,包括衝突性質模糊、所涉當事方不透明以及相關法律框架不確定等。2018年以來,美國在其國防戰略、安全戰略中均明確將強化“印太”地區軍事優勢和綜合威懾作爲優先任務,“灰色地帶”策略也隨之成爲美國“印太戰略”框架下的主要行動樣式之一。當下,美國固守冷戰思維,推動集團對抗,在給“灰色地帶”策略披上“新概念”外衣的同時,也在強化執行能力,提升盟友與夥伴配合美國運用這一策略的協同度。美國防部2023年公開披露了下屬的“影響力與認知管理辦公室”,設立該辦公室的主要目的就是基於“混合戰爭”和“綜合威懾”思路來系統化地管理認知作戰。與之相契合的,也正是從2023年上半年開始,美國和菲律賓開始利用海上摩擦系統性地加大對華攻擊抹黑。另外,美國對“灰色地帶”策略的實際運用並不侷限於單一行動主體。在南海議題上,針對中國醞釀、發動和實施“灰色地帶”策略的主體,恰恰是一個由美國政府主導並得到軍方支持,同時融合了政界、學界、軍界、科技界和輿論界人士的複合體,目的是在不極端刺激中國、避免中美在南海全面攤牌的情況下,不斷給中國製造決策難題,增加中國的安全和外交等方面成本。過去幾年間,美國務院法律顧問辦公室、國會研究服務部、海軍戰爭學院、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等機構,先後就中國海洋的邊界、中美海洋競爭、無人潛航器法律地位、中國海上力量態勢感知、南海生態環境狀況等出臺多份報告,與之相伴的不僅有美菲等國在南海爭議海域的聯合演習,還有西方媒體對中國南海政策的惡意揣測和對海上事態的蓄意炒作。美國會研究服務部在其報告中對“灰色地帶”策略甚至沒有絲毫掩飾,稱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宣示和敘事策略正在“取得回報”。美國在南海問題上針對中國實施“灰色地帶”策略的背後有着多重考量。一是保持美國“世界領導地位”,爲此需確保其海上力量在南海地區的持續存在和所謂“航行自由”。二是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傳統主導地位,爲此需提升其在南海周邊的盟友關係,擴大夥伴關係網絡。三是通過插手中國與鄰國的領土、海洋爭端來擠壓中國的戰略空間,重塑中國周邊的地緣政治環境,藉此遏制打壓中國的發展勢頭。從政治視角來看,美國實施的“灰色地帶”策略根植並延承冷戰以來美國基於霸權主義的脅迫和威懾傳統,實質是試圖通過非接觸手段和較低成本實現對競爭對手的壓制。從法律角度來看,美國實施的“灰色地帶”策略導致相關國際法在解釋和適用層面面臨困難,進而不可避免地影響潛在或正在形成的規則或規則體系。總體而言,美國運用“灰色地帶”策略所產生的政治危害是顯性和可預見的,在規則層面所產生的危害則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作者是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