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共話千年文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旅遊目的地

6月22日,“共話千年文脈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旅遊目的地”系列活動在位於博羅縣的中醫科學大會永久會址舉辦。

考古探源

共話惠州千年文脈

惠州作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年的“古國”史、2200多年的建置史、1400多年的建城史,葛洪、蘇東坡等480多位歷史名人曾踏足惠州。歷經先秦“縛婁古國”、秦漢博羅古縣、隋唐循州府城、宋元惠州名城、明清嶺東雄郡、近代革命搖籃、改革開放前沿,成爲嶺南地區文明的重要傳承之地。

當日上午,“東江文明 先秦古國”專家會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從嶺南文明探源研究、深入探索分享縛婁古國、樑化古郡、惠州府城、白馬窯址等考古工作,從多個角度、不同維度探尋惠州古文明。

“讓文物活起來,關鍵是發揮文物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我們要將維護文化遺產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文化延續性作爲文物保護的首要任務,確保文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副院長鄭君雷表示,中原文化的起源、形成、發展脈絡相對清晰,而嶺南文明的階段性特徵比較明顯。縛婁古國的傳說記載的真實性可靠性,仍需要很多的考古工作纔可以確認,但在博羅橫嶺山和銀崗遺址的考古研究中,也發現了很多中原文化因素,這也說明縛婁古國的探源爲研究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線索。

鄭君雷建議,做好縛婁文化的探源,惠州需要找到三個平衡點,一是惠州文化遺產與嶺南乃至全國的平衡點,即在嶺南文化、中華文化大視野裡看惠州,這要求惠州要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的管理。在這個視野下,深入研究和闡釋文物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提升公衆對文物重要性的認識;二是要做好文旅融合與學術研究的平衡點,古國及其都城需要經過大量的考古研究纔可以認定,文旅融合則需要亮點,惠州可以通過縛婁古國這個話題,舉辦系列的活動,吸引大衆到惠州來探源縛婁文化;三是要平衡好博物館內文物的時間節點和亮點在整體歷史長卷中的關聯性,可以考慮修建考古遺址公園、考古遺址博物館等方式,讓文物與當代社會相融相通,發揮其在教育、文化傳播等方面的作用。

廣東省文物鑑定站站長、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劉成基建議,惠州銀崗窯、梅花墩窯等考古遺址要作好規劃和保護,打造成爲重要的文化遺產點,通過建設遺址公園等方式進行開發利用,推動文旅融合,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招牌。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惠州乘着廣東省“早期嶺南探源工程科學研究計劃”的東風,加快推動東江流域(博羅地區)先秦聚落考古調查相關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探索推進省地共建考古工作新模式、爭取設立羅浮山博物館等工作,持之以恆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聚力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有序推動“文物考古+旅遊”、推出文物考古主題系列研學旅遊線路,讓文物考古成果活起來。

文旅融合

環“兩山”示範區建設助力“百千萬工程”

近年來,惠州積極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新模式,將文旅大資源全面轉化爲文旅大經濟、大產業,推動千年古城“見人見物見生活”,多元業態釋放發展活力,讓惠州文旅的“煙火氣”更旺、“人情味”更濃。

爲進一步打響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品牌,讓惠州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煥發新光彩,6月22日下午,“共話千年文脈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旅遊目的地”惠州文旅深度融合專家會召開。

當前,惠州正以“環兩山”示範區建設爲牽引,示範帶動全市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取得新進展。

經常出入惠州,廣州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張河清對惠州文旅產業發展情況非常熟悉。如何用數字化新媒體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張河清表示,產品內涵的打造、傳播渠道的重新整合、政府公共服務的提升,三者缺一不可。

“就資源方面來說,惠州旅遊資源豐富,品牌、形象和政府公共服務都不錯,尤其是博羅,旅遊產品可謂‘小而精’,具備自身特色。”張河清表示,接下來可要關注旅遊發展城鄉不平衡的問題,讓鄉村更美,讓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更有可持續性,煥發新的生機。在傳播渠道重新整合方面,要找到切合時代發展的傳播規律,特別是要關注90後、00後在旅遊市場裡面的話語權和市場價值,綜合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數字化新媒體,進行深度的挖掘和整體的包裝,讓惠州的旅遊產品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中突圍而出。在政府公共服務提升方面,則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秩序維護、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等。

“總的來說,就是六個字,資源+傳播+服務!”張河清說,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惠州就具備了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旅遊目的地的風度,市場吸引力也就真正構架起來了。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表示,將以本次活動爲契機,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旅遊目的地,推進惠州文旅“融深融灣”釋放新活力,奮力開創旅遊強市建設新局面。

文、圖|林海生 賀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