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人物/沈伯洋收養愛女歷時2年 從小介紹「肚子媽媽」成就沒血緣的家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是認知作戰專家,也因爲強硬的問政風格、對認知作戰的見解等,常常成爲討論焦點,日前在家中直播、與支持者嚴肅討論國會議案過程時,沈伯洋的三歲愛女麻糬突然出鏡一句「把拔晚安」,可愛模樣融化了不少網友的心,特別的是,沈與女兒並沒有血緣關係,他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也透露覆雜的收養過程和溫馨父女情,展現他「鐵漢柔情」的一面。

週三上午,沈伯洋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中間的休息空檔接受專訪,頂着他的招牌捲毛髮型進到國會辦公室,嘴上還對稍早的質詢內容唸唸有詞,並不時翻出手機關注法案進度,討論認知戰相關的議題時,沈伯洋一樣一臉嚴肅,對相關的理論、實務侃侃而談,但當專訪的題目問到他的寶貝女兒,沈伯洋臉上就掛着大大的笑容。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歷時兩年的程序,沈伯洋2021年如願收養一名13月大的女嬰,談到過程,沈伯洋坦言,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決定、參加說明會、書面審查、面試、花最多時間的上課、配對、媒合、共同試養、等待法院判決,這是個漫長過程,但非常值得,平常當父母懷孕期間也是買很多書、看資料,收養也是如此,過程中也是不斷準備相關資料,只是時間更長一點,可能一到兩年。

小孩很長時間只給老婆抱

而育幼院缺乏男性義工,沈伯洋透露,小孩成長過程中都是女性居多,因此對男性比較懼怕一點,很長一段時間都只給老婆抱、不給他抱,到後來願意給他抱,甚至要他陪同一起睡覺、撒嬌,但這樣的狀況在兩歲前完全不可能發生,「除非我老婆不在呵呵,那她就沒有選擇了。」

沈表示,被收養的小孩心理多多少少有一些其他的issue,彼此熟悉的時間比較晚。需要很長時間培養依附關係,這比想像中困難,「一般的父母當然也需要做到,但收養當然要花更多時間。」

▼沈伯洋愛女。(圖/翻攝自Facebook/沈伯洋)

沈伯洋求學時研究少年事件法,時常到少年輔導機關報到,20歲的他已經在心中埋下收養種子,「我們現在才幫他們,如果小孩剛生出時就幫不是更好?」沈透露,大學時做青少年相關的研究,以往就會去少年輔育學校等等做志工,可以看到很多家庭比較破碎、後來走偏了。

妻子、長輩有一道血緣關卡難以跨過

沈伯洋認爲,即便在人生13、14歲幫他,都能夠有機會改變,若有很多家庭父母無法繼續照顧,能在更早階段給予照顧一定更好,希望國人多多重視收養議題,臺灣一年都有8百多個小孩需要被幫助,真正被收的大概就是2百,「比例上還是很多被送到國外,都是臺灣人,希望大家互相扶持、幫忙。」

但當另一半和長輩都有心理關卡,如何迎接別人的生命?在與妻子交往期間,沈伯洋就提過收養的想法,但直到婚後多年求子不順,夫妻倆正視這個議題,妻子、長輩始終有一道血緣的關卡難以跨過,直到沈伯洋鼓勵「我跟妳也沒血緣關係,一樣很相愛。」兩人便向勵馨基金會遞交申請,繳交自傳、推薦信、財力證明,之後還有收養課程、社工家訪、心理評估等,「但我覺得審查嚴格是好事,程序漫長是必要的。」

▼沈伯洋愛女。(圖/翻攝自Facebook/沈伯洋)

近3年過去,這樣「沒血緣卻依舊相愛的家庭」找到彼此最舒適的相處模式,爲顧及寶貝女兒的心情,沈伯洋夫婦也決定未來不再自然生育,但對於敏感的身世議題,會不會憂心小孩長大後反彈?沈伯洋夫婦也決定依照基金會的課程,從小就向女兒坦白身世。

女兒明確知道我們不是她的父母

「她已經知道了,只是不知道她懂不懂」,沈伯洋表示,研究都發現越早知道越好,有些小孩在後來發現會生氣、憤怒或是把情緒藏在心裡,因此即便聽不懂也要告訴她,雖然一兩歲的時候聽不懂,「但長大後她瞭解到這件事情能夠豁然開朗、瞭解到我們一直有告訴她,心中就不會有那種怨懟。」

夫妻倆用「肚子媽媽」的概念對孩子解釋生母角色,看照片時也經常提及,沈伯洋表示,「我們很明確告訴小孩不是生她的父母,她認定我們是她的父母、但也明確知道自己是別人生的」,沈也透露,「小孩最常問她是不是阿嬤生的、是不是姑姑生的?」就要跟她解釋她有一個「肚子媽媽」,雖然到這邊她就聽不懂了,但這是對收養小孩心理最健康的方式。

沈伯洋自信的表示,小孩明確知道這就是自己爸媽,即便不是生她的父母,那又如何?即便未來有人貼標籤,她也能馬上反擊「這不是很正常嗎?」因爲她的心態建立得很好,所以所有學術研究都說越早講越好。

而許多和沈伯洋夫婦一樣的收養家庭,最在意的就是和原生家庭的距離。沈伯洋笑稱,這部份很多人會有誤解,「很多人想說會不會像是八點檔一樣搶小孩?」但通常來講,機構一定會確保要把小孩出養,纔會走後面的程序,程序當中可以反悔,但若是進入到法院判決階段,法律上就是你的小孩。

沈伯洋透露,也有一些家庭比較破碎,或可能有一些狀況,但成年之前原生家庭跟小孩只能在機構見面,不能私下約去玩,要在社工陪同的狀態下,並由機構評估。沈表示,若評估認爲小孩的狀態不適合那麼密切的接觸,也會通知原生家庭應該緩一下,會有相關機制保護,兩邊也有良性互動,也會固定寄小孩的影片跟照片給原生家庭,讓他們知道小孩子過得很好,無需太過擔心。

「原生家庭一定是希望小孩過得好」,沈伯洋認爲,大部分原生家庭在連絡過程中,只要看到小孩過得好就能夠安心,而不是爭執或是搶的狀況,「這對小孩來說也是幸福的,原來的家庭也很關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