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託管資格隊伍壯大上半年又有4家券商排隊申請
證券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基金託管資格顯然正處券商的“寸土必爭”之列。
近日,證監會官網更新的信息顯示,去年基金託管資格“提速”下有9家券商獲批通過;今年上半年,則相繼有財信證券、第一創業、南京證券和浙商證券等4家券商積極申請託管資格,目前證監會還在受理審查階段。加上此前的西部證券,目前合計有5家券商排隊申請基金託管資格。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以來,基金行業出現爆發式增長,在監管審批提速下,券商蜂擁申請基金託管資格。不過,目前基金託管市場的大頭已被較早入局的銀行佔據,作爲新入局者的中小券商,應該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特點,抓住產品訴求,以高質量服務、較強IT能力吸引更多基金客戶,並將託管業務作爲綜合金融服務的一環,撬動其他業務協同發展。
上半年4家券商申請
去年以來,隨着公募、私募基金業務爆發式增長,券商申請與基金業務相關資格包括公募基金業務、基金投顧業務以及基金託管資格的熱情非常高漲。
近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今年上半年機構申請基金託管資格的情況,合計有銀行和券商在內的6家機構申請基金託管資格,券商則最爲踊躍,佔據其中4家,分別爲財信證券、第一創業、南京證券和浙商證券。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實屬券商獲批基金託管資格的熱潮之年,合計有9家券商獲得基金託管資格,分別爲萬聯證券、華鑫證券、光大證券、華安證券、華福證券、長城證券、國元證券、財通證券和長江證券,這也是近幾年券商基金託管資格獲批數量最多的年份。
粵開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禮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2013年之前,基金託管業務主要被商業銀行佔據。2013年《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暫行規定》出臺,券商獲得入場券。2013年底,海通證券、國信證券和招商證券成首批獲證監會批准開展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的券商。
康崇禮介紹,近年來獲得基金託管資格的券商快速擴容,目前具備基金託管資格券商合計25家,涵蓋頭部券商和中小券商。
據悉,截至目前,已持有基金託管牌照的金融機構共58家,其中包括30家國內銀行、25家券商,以及3家外資金融機構。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排隊申請基金託管資格的機構有8家,其中券商有5家,除了上述提及的4家券商,排隊時間最久的爲西部證券,該券商於2018年1月獲得申請材料受理,但目前尚未獲得批准。
託管業務差異化發展
券商踊躍申請牌照的背後,是去年以來基金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6月底發佈的2020年私募統計分析簡報,截至2020年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6萬家,同比增長0.4%;存續私募基金9.68萬隻,同比增長18.5%;管理規模16.96萬億元,同比增長20.5%。
“基金託管牌照監管放開,券商都在積極申請,多一塊牌照,更有利於券商穩健發展,也有利於券商從機構業務着手,實現彎道超車。”一家頭部券商託管部的業務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有了託管基礎服務方能形成業務閉環,“託管業務主要是資金保管和監督,有了託管相當於鎖住了客戶和資金,增加了客戶粘性,後續有利於撬動客戶開戶等多種業務”。
託管市場的空間隨着基金的發展而逐步打開,因爲拿到“入場券”資格的機構越來越多,所以單純的託管業務在同質化競爭方面也日趨激烈。同時,銀行由於在託管市場佈局較早,代銷能力備受公募基金青睞,因此後續入局的券商要從託管市場分一杯羹並不容易。
“銀行佔據託管市場尤其是公募基金的大部分份額,後來的券商基本上聚焦於私募基金託管業務。”上述券商託管部人士表示,公募基金託管動輒上百億且風控嚴格,這部分“躺賺”業務基本上被銀行吃光,券商不得不從參差不齊的私募基金業務中尋求突破,“搶佔私募託管業務,最後就是比拼實力,看哪家券商服務好、IT能力強和託管費率低”。
康崇禮表示,相比於銀行,券商基金託管業務的主要優勢在於專業性相對較強,特別是創新型產品方面,券商內部投研團隊以及業務團隊可以及時研究開發對應託管程序,更快滿足市場新業務需求。
對於券商基金託管業務本身而言,康崇禮建議,券商可從投研和銷售實力提升着手,同時提高後臺運營效率以及內部風控水平,利用差異化、定製化服務綁定一家或幾家基金公司,充分利用分倉佣金限制取消帶來的制度性機會,提升單一機構客戶佣金收入比例。同時,加速拓展PB業務,以對衝佣金集中度可能提升而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