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藏寶圖】蘇冠昇/那個年代那些歌

圖/Mrs.H

那年,我還在國小就讀,有一天,家裡的電唱機突然傳出一陣低沉、沙啞的嗓音。陌生的歌聲來自日本歌壇剛冒出的一顆新星––森進一。未滿二十歲的森進一,聲音辨識度極高,乍聽恍如是個歷盡滄桑、中年大叔的煙嗓。這樣的嗓音用來詮釋女性心聲的主打歌:〈女のためいき〉(女人的嘆息)竟然毫無違和。

一紙禁唱名單

森進一的處女作可真是紅遍臺、日兩地。當時臺灣頗具人氣的女歌星姚蘇蓉隨即翻唱〈女のためいき〉,國語版的歌名改爲〈負心的人〉。很快地,〈負心的人〉也在臺灣大街小巷傳唱:「櫻紅的脣,火樣熱烈的吻,也不能留住負心的人……」正當大家沉浸在姚蘇蓉的歌聲時,警總突然下令禁唱,理由是這首翻唱的曲子,庸俗淺薄、意境誨淫,對民心有不良影響。

雖說當局下了禁令,但彼時唱片市場流行一個說法:歌曲要紅就要被禁唱,愈是不給唱的歌肯定愈火紅。〈負心的人〉果然歌紅、人紅熱潮不減,這期間還發生姚蘇蓉在臺上演唱禁歌,警察當場逮人的事件。「盈淚歌后」姚蘇蓉成了戒嚴時期,第一個遭到逮捕、取消歌星證的歌手。

除了姚蘇蓉,男歌星也有人被盯上──謝雷。稍早謝雷將作曲家姚贊福作曲的臺語老歌〈悲戀的酒杯〉,灌錄成國語歌曲〈苦酒滿杯〉,發表後大受歡迎。看準商機的電影公司還以此爲名拍了一部臺語片,並邀請當紅的謝雷客串演出。影片推出後大賣座,電影公司於是乘勝追擊,開拍續集。然而,當局有感於社會上一片苦酒之聲並非健康之象,終於下令將〈苦酒滿杯〉列入禁唱名單。

電影公司爲求順利通過審查,自動更改續集片名,從〈苦酒滿杯〉改成〈悲戀的酒杯〉,未料仍過不了關。原來,相關單位竟然連片名出現「酒杯」都覺得不妥,反觀當時的鄰國日本,翻開演歌歌單,〈一人酒〉、〈二人酒〉、〈夫妻酒〉、〈他人酒〉……長長一串與酒有關的歌曲,念起來如同數來寶,歌名中提到「酒館」的曲子如:〈雨酒場〉、〈戀酒場〉、〈裡町酒場〉、〈酒場にて〉等,更是不勝枚舉。

其中,〈酒場にて〉敘述一位害怕獨處的失戀者,不願回到沒了愛的氣息的房間,於是一邊喝酒一邊央求酒館老闆:「就讓我喝到打烊吧!」另一首〈惚れた女が死んだ夜は〉(心愛的女人過世的夜晚)雖然歌名沒有提到酒,但是男主角卻在心愛的女人過世的夜晚,獨自來到酒館買醉緬懷舊情,怨嘆女友人好命不長之餘,不斷哀呼「酒來啊、酒來啊」。

到酒館悼念女友的情境似乎超乎想像,但原創者的功力確實讓聽衆都感受到,現場無限悲悽及濃濃的酒味。如果以用字遣詞,來衡量借酒澆愁的尺度,相較於〈惚れた女が死んだ夜は〉和〈酒場にて〉兩首日文歌,咱們的禁歌〈苦酒滿杯〉還真是小巫見大巫呢!

校園民歌興起

繼〈女のためいき〉之後,1969年森進一又推出一首女歌男唱的作品:〈港町ブルース〉(港都勃魯斯)這首歌的歌詞很有意思,尋找負心漢的女主角,是從日本東北部的函館開始,沿着東海岸的著名港都,經過瀨戶內海東面,一路唱到南部的鹿兒島,全曲總共出現十四個港都名稱。歌曲意涵同樣是爲愛癡狂,而且,這回熟女的情慾更在其中一句歌詞表露無遺:「流下的淚水摻入酒中,混合著欺騙我的那個男人的味道!」

〈港町ブルース〉和〈女のためいき〉一樣轟動臺、日兩地,這一次,更是國、臺語版同步翻唱:其中,鄧麗君的國語版叫〈誰來愛我〉,臺語版則由布袋戲歌后邱蘭芬翻唱成〈苦海女神龍〉。當年,黃俊雄的《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布袋戲風靡全臺,每逢布袋戲播出時刻,家家戶戶都守着電視,街上人車稀少。由此可知,隨着布袋戲熱播,主題曲〈苦海女神龍〉的火紅程度。〈港町ブルース〉歷久不衰,傳唱後勁更甚〈女のためいき〉。經過了數十年,至今江蕙、李翊君的演唱會仍將〈苦海女神龍〉列入表演歌單中。

時光進入七○年代,臺灣面臨極具挑戰的十年:先是1971年退出聯合國,以及1978年中美建交等國際外交的挫敗。那段時間,臺、日兩地共同傳唱一首歌的現象有了些許改變。剛開始,先是臺灣的大專院校學生,在活動中以吉他、口琴等簡單的樂器創作「校園民歌」,學生的動機單純,他們只是想借着「唱自己的歌」來宣泄情緒……1975年楊弦和胡德夫在臺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的〈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作品,即被視爲臺灣現代民歌發展的起點,而海山唱片也抓住機會,舉辦「民謠風」選秀,拔擢一批優秀歌手及作曲人,如樑弘志、蔡琴、葉佳修、潘安邦、陳淑樺、銀霞等人,爲校園民歌加溫。這股民謠風銳不可當,連當時流行歌壇天王劉文正都跨界,灌錄了〈秋蟬〉、〈蘭花草〉等歌曲。

校園民歌的狂潮掀得夠高,可惜少了後繼的波濤,流行了幾年族羣範圍不見擴大。不過與校園民歌同時受到矚目的創作者當中,有一位人稱「鬼才」導演,作曲、填詞樣樣來的劉家昌,於1971年發表的一首〈往事只能回味〉紅遍了全球華語區。多產的劉導演除了寫流行歌曲,代表作中如〈梅花〉〈中華民國頌〉等振奮民心士氣的「淨化歌曲」,也備受當時的新聞局推崇。

從1949年到1987年《臺灣省戒嚴令》行使長達三十八年。戒嚴時期有將近一千首歌曲,被當局以各種理由查禁。隨着政府宣佈解禁後,當年動輒得咎的流行歌曲終於可以再度傳唱。從此,音樂人的創作空間更加寬廣,後繼者如羅大佑、李宗盛也因爲作品更具自由氣息、個人特質相對突出,而贏得「華語音樂教父」的美稱,奠定了臺灣引領華語流行音樂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