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遊,不少家長破了大防,比堵車更鬧心的是孩子只想玩手機

如果是對孩子成長有益的事物,家長花多少錢、耗費多少精力都值得,最擔心的就是家長掏空錢包給孩子創造好的條件,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就以十一小長假爲例,很多家長的心態就已經崩了。

假期出遊不少家長破了大防,比堵車更鬧心的是孩子只想玩手機

爲了給孩子安排一個難忘的假期,家長周女士提前半個月就在做攻略,帶着一家人去旅行,坐遊船、潛水、參觀博物館、看風景名勝。本以爲兒子能玩得很開心,結果根本不買賬。剛到目的地就喊累,再加上景點遊客比較多,影響遊覽體驗,孩子到了賓館就不想出門,只想躺在牀上玩手機。

家長已經約了景點門票,眼看着時間就到了,孩子卻不配合。好不容易哄到景點,沒走幾步就喊累,買了飲料和紀念品就坐在一邊玩手機,家長十分惱火卻又無計可施。

與周女士有同樣經歷的家長不在少數,100個娃有100種不配合的表現。本來出行高峰堵車就已經讓家長很鬧心了,本以爲到達目的地後可以好好玩,結果家長安排的再周密,孩子都不滿意,他們感興趣的只有遊樂場和冰淇淋。

有家長髮現,帶娃旅行,去北京他們不記得故宮和長城,只記得烤鴨和豆汁;去西安不記得兵馬俑,只記得肉夾饃;去成都不記得都江堰,只記得大熊貓。還有學生因爲年紀太小,壓根什麼都沒記住,家長不禁懷疑,是否還有必要大費周章地帶娃旅行。

研學是不是智商稅?

各地研學團扎堆出現,很多家長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別人,還是自己親自帶娃出行更安心。家長也不認爲旅行能讓孩子增長多少知識和見識,覺得那些都是智商稅。旅行就是玩,能夠放鬆身心鍛鍊身體就好了。

畢竟絕大多數學生,假期生活再充實,回到家後連日記都寫不出來,因爲什麼都沒記住。家長哭笑不得,還不如把錢省下來,在家附近的遊樂場玩7天孩子更滿足。

通過幾次旅行,就有家長總結出經驗。對於10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根本沒有旅行的必要,完全是家長的自我感動。還不如把孩子送到興趣班,至少家長還能輕鬆一些。等孩子大一些,再根據興趣愛好,制定孩子感興趣的行程,否則花再多錢也無濟於事。

這也說明,家長在制定行程的時候,不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更多要考慮到孩子的接受度。對於年齡太小的孩子來說,不適合快節奏的打卡式旅行,更適合去遊樂場看錶演、去攀爬跑跳、做手工,甚至到海邊挖沙玩水都比去古建築更適合。

家長帶娃出行不能只考慮自己,要以孩子爲主

小學3年級以上的學生,家長完全可以跟着課本制定旅行攻略。課文裡提到哪些地方,就去哪裡遊玩,這樣會讓學生對課本里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體會,上課時候老師再講解,學生就會理解得更加深刻,甚至會對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不再覺得課本脫離實際。

此外,家長帶着高年級學生研學時,若是去博物館或名勝古蹟,最好是租講解設備或者聘請導遊講解,否則自己看也是走馬觀花,根本看不出門道,學生也學不到知識,研學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這就不能怪學生記不住了,而是沒有給學生創造記憶點。

還有些學生確實對風景和古建都沒有興趣,家長就要結合孩子的興趣點制定個性化出行方案。沒有學生是天生就愛玩手機的,通常是因爲沒找到比玩手機更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事情出現,這就要靠家長去挖掘,一旦找到興趣方向,學生自然就放下手機了。

家長不能自己喜歡看啥就以爲孩子也喜歡,更不要認爲大城市或5A景區、網紅城市好,既然是親子游,還是要以孩子爲主。喜歡運動就去爬山,喜歡歷史就去博物館,喜歡科技就去科技館。否則家長和孩子都遭罪,旅行的費用也打了水漂。

今日話題:大家帶娃都喜歡去哪旅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