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結束了,爲什麼旅遊戒斷反應這麼嚴重
十一假期已經快過去了三天,然而你還是一點都不想上班。
拖着疲憊的身體,你踩着點趕到公司。坐在工位上,你像前兩天一樣,第一件事還是打開手機相冊,開始翻看自己旅遊時拍的照片。
照片裡是廈門開闊的海面與夕陽交輝,內蒙大片胡楊林倒影在湖中的震撼,新疆一望無際的草場上,牛羊在悠閒自在地曬太陽。
天地間自由來去的你活力滿滿、笑容燦爛,對着美景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
然而回歸現實,面對積壓如山的工作和開不完的會,你的內心在咆哮:
人,真的不可以一直旅遊嗎?
人在工位,心還在草原海邊山頂上
今年十一假期首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就已經超過3.3億人次[1]。
在城市中穿梭打拼的時間久了,困在小小的格子間裡,每天面對的是電腦辦公桌。好不容易有七天長假,大家紛紛選擇“上山下海”,到各個景區中領略自然風光。
作爲熱門旅遊地,九寨溝景區官方頻繁發佈門票預訂超出最大承載量的通知。10月1日下午四點時,5日的門票就已全部售罄,每日預計接待遊客達到41000人[2][3]。
圖爲安徽黟縣宏村景區,旅遊高峰期參觀遊覽的遊客人數激增 / 圖蟲創意
即使坐了幾個小時的高鐵飛機讓人腰痠背痛,在人潮裡擠來擠去已經瀕臨崩潰邊緣。但看到草原上落日和遠處的山峰連成一色、山頂大片大片的雲彩望不到邊際、湖面上的波紋像碎金子一樣閃爍晃動時,也覺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
加拿大心理學協會列舉了接觸自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提出雖然體驗自然元素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欣賞自然照片、視頻或藝術品等,但只有實打實地和湖泊、海洋和森林接觸,才能獲得最大的益處[4]。
秋天,氣候舒適、溫度適宜,正是額濟納胡楊林的黃金旅遊季[5]。
分佈在黑水和白水匯聚的額濟納河畔,這裡有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胡楊林原生植被,也是中國典型荒漠地區天然分佈的面積最大的一片胡楊林[6][7]。從一道橋到八道橋,遊客能感受到完全不同的自然景觀。
如二道橋倒影林,胡楊樹和水面相互映襯,是拍攝日出和倒影的最佳地點。四道橋的千年胡楊,樹幹粗壯巨大,蒼勁有力。而八道橋沙海王國,遊客又可以在沙漠中滑沙騎駱駝,或是開車奔馳,體驗沙漠越野[8]。
額濟納胡楊林壯美的日落 / 圖蟲創意
日本的研究者就彙總了不同文獻中,森林、城市綠地等自然環境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城市小組相比,在森林環境中觀賞或行走15分鐘小組的唾液皮質醇水平(被廣泛稱爲“壓力荷爾蒙”)降低了13.4%,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了1.7%和1.6%[9][10]。
香格里拉普達措森林公園,正是欣賞森林景觀的好去處。它以碧塔海、屬都湖和彌裡塘亞高山牧場爲主要組成部分[11],不僅有保存完好的湖泊溼地,以及高達84%的森林覆蓋,還有藏族建築、宗教文化等人文景觀[12]。
屬都湖風景區內,有爲遊客貼心設置的步行遊覽木棧道[12]。被工作折磨到疲憊不堪的人們,能夠在這裡看野鴨嬉戲;一擡頭,就是雲杉、冷杉等遮天蔽日的原始林木[13]。
美國的研究者探討了過去十年的文獻中,關於接觸大自然與健康的關係,其中一項研究用狀態-焦慮等多種情緒量表分析了498名健康志願者在森林中散步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數據顯示,在森林中停留或行走能夠有效減少敵對、抑鬱和焦慮等情緒[14]。
所以,回到工位卻還是忘不掉那些清淨和閒適,也是很正常的。
旅遊好快樂,但快樂太短暫
事實上,旅遊帶來的幸福感,從還沒出發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荷蘭蒂爾堡大學的研究者以“享樂情感水平”(hedonic level of affect)爲衡量標準,通過對比度假者和非度假者的幸福感變化,探討度假對1530位參與者幸福感的影響。數據表明,度假前,參與者的預期顯著提高了幸福感,均值爲2.25,明顯高於非度假者的2.07[15]。
這其實和被稱爲“快樂激素”的多巴胺分泌有關[16]。
當做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時,大腦會釋放大量的多巴胺[16]。更重要的是,僅僅是期待未來的獎勵,就比獎勵本身更令人滿足。
運動可以有效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 圖蟲創意
英國和美國的研究者發現,當人們提前獲得一個明確的獎勵信息,多巴胺神經元的活動就會增加,傳遞出增強的預測誤差信號。這個信號不僅作用於獎勵本身,還會提升人們對即將獲得的獎勵的期待。研究者將這種效應稱爲“預期效用的增強”[17]。
而旅遊,就屬於“明確的獎勵信息”。
這並不難理解。即使當下還在工作,但只要想想再堅持幾天,就能獲得自由出去吃喝玩樂,本來痛苦的工作時光也會變得沒那麼難熬。
旅行過程中,種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新鮮事物也會讓人感到新奇。日本的研究者發現,大腦對外界環境的感知與解讀會顯著影響多巴胺神經元的活動。當進入一個有期待的環境時,多巴胺神經元會表現出持續的興奮反應[18]。
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者通過地理位置追蹤、體驗採樣和神經成像,分析了132名參與者日常物理位置的變化與其情緒波動的關係。結果表明,在現實世界中體驗多樣性,如訪問更多不同的地點,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人,與積極情感的增加密切相關[19]。
能夠提供獎勵預期的環境,可以有效增加多巴胺的分泌[18] / 圖蟲創意
然而,體驗世界多樣性的路上很幸福,但這幸福卻很短暫。
在一項爲期七週的研究中,來自荷蘭的96名員工報告了他們在滑雪假期前兩週、假期期間以及假期結束後三個不同時間點的健康和幸福感水平。和預計情況相同,員工假期期間的健康狀況、情緒、能量水平等指標都表現出了上升的趨勢。但在恢復工作後的第一週,健康與幸福感就恢復到了假期前的水平[20]。
更令人悲傷的是,很可能你出去度假一圈回來的幸福感,和沒出門的人並沒有什麼區別[15]。
不能旅遊不開心,要上班更想死了
這其中的罪魁禍首,或許還是旅遊歸來後不得不面對的高強度工作。
2018年,美國心理學會(APA)調查了休假對1512名工作者的幸福感和工作表現的影響,有42%的人直言害怕重返工作崗位[21]。
高麗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在急性壓力下,短期的緊張情境會刺激大腦中負責愉悅感的神經系統,增加多巴胺的釋放,幫助個體應對環境變化。然而,長期的慢性壓力卻會導致多巴胺神經元功能的下降,從而削弱人們對愉悅事物的敏感性[22]。
突然切換到高度集中的工作模式,可能會造成注意力渙散[28] / 圖蟲創意
所以,看起來正襟危坐鍵盤敲得啪啪響,其實大概率是在和朋友吐槽上班又累又煩。有些人還會出現易怒、懷舊等情緒,這些情況持續的時間可能會長達兩週[23][24]。
2020年,哈里斯民意調查公司對1119名美國就業成年人的工作情況展開調查,其中840人爲需要頻繁使用計算機的知識型員工。結果顯示,這類人羣在休假後重返工作崗位時會普遍感到焦慮[25]。
具體而言,37%的人表示,僅僅恢復日常生活就已經讓他們倍感壓力;27%的人因爲繁忙的工作而不知所措,26%的人則因處理大量積壓的電子郵件和信息而疲憊不堪[25]。
前一天還在草原上騎馬、海邊玩沙子,後一天卻已經在工作羣裡回覆“收到”。這種巨大的反差帶來的失落感,可能從返程的路上就開始醞釀了。
更痛苦的是,即使工作繁瑣緊急,大部分人也提不起精神來做。
美國國立綜合醫學科學研究所曾指出,晝夜節律是人在24小時週期內經歷的身體、心理和行爲變化,影響着人們的睡眠習慣、食慾消化等重要功能。而熬夜等不規律的作息會打亂晝夜節律,可能會導致嗜睡、協調性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26]。
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的報告,上班族羣體在非工作日的入睡時間爲23:55,學生羣體則達到了00:48[27]。旅遊時,隨心所欲地睡覺起牀也很常見。回到工作崗位後,身體需要重新適應緊張的工作節奏,這種過渡期也會加強疲勞感。
假期期間,很多人會選擇報復性熬夜玩手機 / 圖蟲創意
身體疲倦、精神萎靡,上班只會讓這些症狀越來越嚴重。看來,只靠反覆翻看手機相冊裡的照片是治標不治本的,想要徹底擺脫這些問題,只能是等待下一次旅遊了。
參考文獻:
[1]新華社. (2024). 國慶假期首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3.3億人次.
[2]九寨溝景區官方網站. (2024). 售罄通告.
[3]九寨溝. (2024). 10月5日售罄通告.
[4]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4). “Psychology Works” Fact Sheet: Benefits of Nature Exposure.
[5]額濟納胡楊林旅遊區. (2024). 醉美胡楊倒影林.
[6]額濟納胡楊林景區. (2015). 今秋蒙古行-大漠胡楊額濟納.
[7]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 (2023). 內蒙古額濟納胡楊林森林公園.
[8]額濟納胡楊林景區. (2024). 一步一景,額濟納胡楊林旅遊區邀您共赴金色盛宴.
[9]Chorong Song, Harumi Ikei, Yoshifumi Miyazaki. (2016).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Nature Therapy: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in Japan.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10]Cleveland Clinic. (2021). Cortisol.
[11]普達措國家公園官網. 普達措—心裡聖境夢裡天堂.
[12]馬月偉, 潘健峰, 蔡思青, 等. (2022). 生態系統服務社會價值與生態價值的權衡與協同關係—以普達措國家公園爲例. 地理科學, 42(7):1283-1294.
[13]普達措國家公園官網. (2021). 屬都湖.
[14]Marcia P. Jimenez, Nicole V. DeVille, Elise G. Elliott et al. (2021). Associations between Nature Exposure and Health: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18(9): 4790.
[15]Jeroen Nawijn, Miquelle A. Marchand, Ruut Veenhoven et al. (2010). Vacationers Happier, but Most not Happier After a Holiday.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10(05): 35–47.
[16]Cleveland Clinic. (2022). Dopamine.
[17]Iigaya, K., Hauser, T. U., Kurth-Nelson, et al. (2020). The value of what’s to come: Neural mechanisms coupling prediction error and the utility of anticipation. Science Advances, 6(25).
[18]Kazutaka Maeda, Ken-ichi Inoue, Masahiko Takada et al. (2023). Environmental context-dependent activation of dopamine neurons via putative amygdala-nigra pathway in macaques. Nat Commun.
[19]Aaron S. Heller, Tracey C. Shi, C. E. Chiemeka Ezie et al. (2020). Association between real-world experiential diversity and positive affect relates to hippocampal–striat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nature neuroscience. 23(7): 800–804.
[20]Bloom, J., Geurts, S. A. E., T et al. (2010). Effects of vacation from work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Lots of fun, quickly gone. Work & Stress, 24(2): 196–216.
[21]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8). Vacation Time Recharges US Workers, but Positive Effects Vanish Within Days, New Survey Finds.
[22]Ja-Hyun Baik. (2020). Stress and the dopaminergic reward system. 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 52: 1879–1890.
[23]Beth Sissons. (2022). Is post-vacation depression real? What the research says. Medical News Today.
[24]Bretones, F. D. (2017). Facing the post-holiday blues. Safety Management.
[25]Zapier Editorial Team. (2020). Why knowledge workers dread coming back from vacation—and what could help. Zapier.
[26]Circadian Rhythms. (2023). National Institute of General Medical Sciences.
[27]中國睡眠研究會. (2024). 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
[28]Armenia, G. (2013). Lazy thinking: How cognitive easing affects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f business professionals. Honors College Theses, Pac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