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董卿和徐靜蕾放在一起,才發現:中國式教育到底有多悲哀
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才是真的算是成功的?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式的教育好像總被大家津津樂道。
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也是從古貫穿到今,那到底什麼樣纔算是真的教育成功?
是像董卿那樣,成爲人們心中都仰慕的才女,還是像徐靜蕾一樣成爲一個光鮮亮麗的明星,亦或是像個不平凡的普通人……
不知道大家聽過一句話沒有,要想馬兒跑得快,還不給馬兒吃草。其中包含的究竟是啥意思,想必大家心裡都清楚。
相信這個世界上父母跟孩子們講道理用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爲你好”,但是孩子們卻總不領情,爲什麼?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孩子根本就不明白未來這兩個字究竟是怎麼樣,他們也認爲大人說的那些還早。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方面卻操碎了心,他們甚至是傾盡了所有,有的家長是溫柔相待,但也有家長採用的是嚴苛得大罵。
教育得方式不盡相同,我們也無法討論對錯,或者是哪個方法最好,但中國式教育得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
他們認爲孩子還小,不懂事,沒必要像個大人一樣認真的去思考對待,或許這就是中國式教育的悲哀吧。
董卿是大多數中國人心中的一個“才女”,看到了董卿彷彿就像是看到了一個古代大家閨秀的身影,不僅氣質出衆,還飽讀詩書。
但你可知,董卿在大家心目中“完美”的形象其實是需要她用一生來治癒的童年。
1973年,她出生於上海一家的獨生子女,不僅如此,她的父母也十分的有學問,都畢業於復旦大學。
但按理來說,董卿生在這樣的家庭中應該備受寵愛才是,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董卿後來稱她爸爸的那種教育方式爲“魔鬼式教育”,從董卿的這個詞語中其實就已經更夠看出來了。
董卿身上這種堅強的性格也是來源於她的父親,她的父親小時候生活也十分的不好,在董卿父親小的時候,她的爺爺就去世了,也就是說,董卿從來沒有見過她的爺爺。
家裡就剩下董父一個人他的母親相依爲命,那個時候家裡也很窮,在董父懂事之後,他就已經學會照顧家裡了,不僅要學習還要幹活。
後來高中畢業之後也是啥也不懂,就詢問老師填報的志願,最後去了上海復旦的新聞系。
所以董父的思想就是隻要肯堅持,肯學習,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簡單來說就是事在人爲。
所以在董卿出生的時候,他就特別的在意董卿的教育問題,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多讀書,多讀書。
所以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董卿的學習成績從小就十分的好,上小學的時候就連跳兩級直接升入了初中。
後來年紀逐漸大了,身爲女孩子也都愛美,但是董父卻要求董卿不要照鏡子,甚至說出“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這句話,讓董卿深深的銘記了好多好多年……
在董父的眼中,好像除了學習之外,對其他任何的事情都是沒意義的,包括穿衣這些,所以在董卿的童年中她沒有穿過新衣服,全部都是母親改造的舊衣服。
而且在董父這裡也根本沒有“自尊心”這個詞語,除了學習之外,每天早上董卿還要去家旁邊,學校裡面的操場上跑步。
有的時候,操場上就會有學校裡全體師生在跳廣播體操,而董卿就這樣在他們全體人的注視之下跑完兩圈半,也是就1000米。
這種難堪的感覺想必也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清楚吧。
但還遠不止這些,在寒暑假的時候,董卿還要去父親找的工作地方去兼職,清潔工,服務員,各種各樣的雜活,董卿可以說是都做過。
而且在董卿六七歲的時候,她就已經要做家務了,每日家中一日三餐的碗筷,都是她負責的。
學習固然好,但是董卿卻更喜歡文藝活動,所以董卿在學校的時候她都是瞞着父親稱是在外面補習,然後去參加一些課餘的文藝活動。
因爲董父並不同意她去參加這些“沒用的東西”,董卿自然也是反駁過,甚至還跟父親大吵,還摔過碗筷,但是最後卻還是妥協了。
董卿也不明白,父親爲什麼要對她那麼嚴厲,以至於這些痛苦她需要一生要去治癒。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董卿如今的成就跟她的父親的確是有很大的關係的,這些開心的榮譽來源於她的父親,但是痛苦和悲傷也同樣來源於父親。
因爲過於高的要求,讓董卿的心裡一度產生了自卑的情緒,特別是在成年之後,董卿對自己的要求就十分的高,心裡想的就是不能比別人差。
這種過分苛刻的要求也讓董卿的壓力倍增,所以現在董卿雖然表面看起來十分的開朗,但其實心裡卻始終都有一道很深很深的傷疤,壓在她的胸口喘不過氣……
過度的苛刻,就會形成一種逆反的心理,而徐靜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徐靜蕾剛出道的時候,她就是一個光鮮亮麗的演員,一出場就拿下了一個百花獎,好像天生就是女主角,然後就是導演之路,也同樣的成功。
但她童年的生活其實也十分的痛苦,來源也同樣是她的父親,他們家是徐靜蕾父親白手起家的一個工人家庭。
也正是這種白手起家的苦難,讓徐夫感受到了知識的重要性。
三歲的徐靜蕾就要背古詩,六歲就要背難懂的文言文,還有各種書法課,每天的任務徐夫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本子上,並且嚴格的執行,否則無論多晚,都要完成。
嚴苛的學習,讓徐靜蕾養成了文靜不愛說話,聽話的性格,以至於徐靜蕾從小最大的願望就是父親不再管她。
但是這樣“壓榨”式的童年,讓徐靜蕾換來了什麼?事業上的成功是無疑的,但是卻得到了感情上的“坎坷”。
先是和大16歲的王朔相愛,但是王朔明明有家庭,而她成了插足別人家庭的“小三”,小時候的約束,成爲了徐靜蕾長大後“放縱”的理由。
人們都說,父母愛孩子,勝過愛自己。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過度的“溺愛”,只會遭到更大的“反噬”,適得其反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很多家長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面對孩子們的“無理”,他們卻又忍不住,或許這纔是教育的難處吧。
仍要注意的是,孩子們的成績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心理問題也是很重要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