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潮引發鉅變 “啞鈴”投資策略把握機遇

證券時報記者 裴利瑞

上週,全球資本市場迎來了今年最重要的“超級央行周”。

9月19日凌晨,美聯儲降息靴子落地,緊隨其後,中國香港、科威特、巴林、阿聯酋、卡塔爾、南非等多地跟隨降息。拉長時間來看,今年以來,瑞士、瑞典、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十餘個經濟體也曾先後宣佈降息,全球央行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降息潮。

隨着全球流動性轉向寬鬆,各類大類資產的走勢也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多家基金公司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投資者在當前市場採用“啞鈴”投資策略,一方面重點關注黃金、債券、紅利等避險資產,另一方面則可投資於對利率敏感的人工智能、半導體等科技成長方向。

降息潮觸發全球資產鉅變

2024年是全球央行的“降息大年”,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9月22日,全球已經有15個國家或地區在年內宣佈降息,其中美聯儲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加拿大央行則罕見連續3次進行降息,全球央行開啓降息潮。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降息潮正在觸發全球資產鉅變,尤其是自9月19日美聯儲降息以來,全球資本市場聞風而動。

比如,黃金在美聯儲降息後持續走高,9月20日的COMEX黃金價格一度觸及2651美元/盎司,再創歷史新高,多隻黃金ETF在上週五上漲超1%。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團隊認爲,在降息週期中,市場預期美國實際利率將下行,這通常有利於黃金的表現,特別是在美國債務規模和赤字雙高的背景下,國際金融體系出現了“去美元化”的趨勢,全球央行紛紛降低美元資產配置權重,增加了對黃金的需求,黃金在未來3到5年內存在中長期的配置機會。

美股和美債則漲跌互現,美股方面,三大股指在上週全線收高,其中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1.36%,在過去6週中第5次錄得上漲,道指在降息後創下歷史新高,周漲幅1.62%,納指則在上週累計上漲1.49%;但與此同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卻有所上行,截至上週五升至3.73%。

“對於長期美債收益率在降息後止跌回升,說明市場此前已經有一些定價,屬於利好兌現,且降息後美國經濟軟着陸概率在提升,參考去年四季度寬鬆預期定價、美債利率下行後,美國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迅速反彈,本次降息後,短線可能見到美國經濟數據反彈,地產等利率敏感型需求有望釋放。” 恆生前海債券基金經理李維康表示。

中國資產方面,A股在美聯儲降息後有所企穩,上證指數收復2700點,港股反彈更爲明顯,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兩個交易日分別大漲3.39%、4.73%。

國泰基金指出,美聯儲降息屬於預防式降息,預計對港股的影響大於A股。A股方面,美聯儲降息並非核心要素,雖然對於國內貨幣政策的約束稍有打開,但A股趨勢性回穩的核心仍在於國內基本面和逆週期政策的加碼。

國內股債市場均迎利好

在全球央行降息潮下,多家基金公司認爲,國內貨幣政策空間也將進一步打開,如果海內外利率能夠持續下行,貨幣寬鬆或有利於中國資產的資金面和估值。

債市方面,李維康指出,在7月美國通脹不及預期、降息概率升溫之時,中國已經迅速降息,現在美聯儲正式開啓降息週期後,國內預計寬鬆概率提升,近期稅期等因素使得資金面較緊,疊加此前央行領導的講話,國內四季度再進行一次降息的概率仍然較高,綜合來看,對債市保持樂觀態度。

股市方面,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團隊認爲,在美聯儲降息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相對偏強,這有望吸引外資重新平衡其在全球市場的配置,增加對A股的投資,從而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利好。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已處於相對較低的區間,積極因素正在逐漸累積。隨着企業盈利週期有望觸底回升,以及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投資者可以對A股市場持適度樂觀的態度。

中歐基金則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該公司指出,美聯儲的降息週期開啓,有助於打開中國的貨幣政策空間,後續央行降準降息概率偏高,對國內債市形成邊際利好;但對於權益市場而言,雖然美聯儲降息以及美股重回軟着陸交易有望加速行業間的再平衡,並驅動風險溢價在均值水位之下板塊的上漲,但是當前對經濟基本面的預期幾無變化,中長期來看,在經濟走平且無總量刺激政策作用的背景下,國內權益市場預計仍將體現爲結構性行情。

“啞鈴”策略配置資產

站在全球流動性轉向寬鬆的十字路口,投資者應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團隊建議,當前市場適合採用“啞鈴”投資策略,一方面重點關注低估值且分紅收益較高的紅利板塊;另一方面關注受美聯儲降息影響較大的科技成長板塊,特別是那些受益於海外產業鏈傳導效應及國產替代趨勢的公司。

比如,永贏基金指數基金經理劉庭宇推薦投資者關注黃金等防禦性資產。他認爲,當前黃金股已經調整較爲充分,PE估值水平在過去5年19%以下的偏低位置,且半年報業績亮眼,淨利潤增速和ROE(淨資產收益率)在所有A股細分行業中排名靠前,金價上行刺激金礦公司加大資本開支、後續產量增長可期,黃金產業鏈的公司已進入量價齊升的戴維斯雙擊週期。

博時基金首席權益策略分析師陳顯順也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構建“啞鈴”策略:“啞鈴”策略的一端,建議關注那些有望提供較好股息回報的行業,如公用事業(水電、火電)、煤炭及其相關能源週期品(石油石化、有色金屬如銅)、基礎設施(港口、高速公路)以及銀行等行業;此外,港股市場中的紅利資產大部分股息率高於A股,股價波動相對也更小,是尋求股息回報投資者的較好選擇。

“啞鈴”策略的另一端,則聚焦於成長溢價,即通過當前買入成長股,期望在未來1至5年內通過行業高增長和公司成長獲得回報。基於此,半導體行業因巨大的國產替代空間和市場需求成爲優選;人工智能算力相關的通信公司也展現了強勁的成長潛力;消費電子行業則契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和技術進步的不斷追求;此外,高端製造業如工業機器人和無人駕駛技術,因其可能帶來的行業顛覆性變革而備受關注。

主編:陳楚 編輯:汪雲鵬 美編:陳錦興

Tel:(0755)8351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