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30年 教育部:有得有失、多項爭議須檢討
臺灣民衆黨立法院黨團21日舉辦「教改30年,臺灣教育改革的問題與未來方向」公聽會,由立委吳春城(左四)主持、立委張啓楷(右三)出席。(郭吉銓攝)
民衆黨團今於立法院舉行「教改三十年,臺灣教育改革的問題與未來方向」公聽會,現場吳春城、張啓楷、黃珊珊等三位委員齊聚,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也帶領部內8個司署代表與會。張廖萬堅於會上表示,教改30年來有得有失,包含少子女化衝擊的招生問題、雙語教育爭議等都必須檢討,像是博士班無人就讀的問題,他認爲,將現行3年的獎學金補助延長到4年,或許是可行的解方。
今公聽會除了立委及政府代表外,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國立科技大學院校協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國教行動聯盟、臺灣教育人員產業總工會等民間團體也紛紛派員出席。專家學者方面,也邀集臺師大教育學系王力億教授、國教院研究員曾大千、清大人力所所長謝金青與國教署前副署長王承先。廣納各界意見,以期探討臺灣未來教育改革之路。
會議一開始,民衆黨立委吳春城指出,公聽會不僅爲了回顧臺灣教育改革三十年來的歷程,同時也爲了探尋臺灣未來教育體制的改革方向。雖然我們取得了許多階段性成就,但在體制內外仍然存在着諸多挑戰與問題,需要我們共同面對和解決。
張啓楷提到,他來自嘉義鄉下,最重視教改底下城鄉的差距。以前鄉下學校一個年級班上有四五十人,結果現在都走向廢校。所以大家必須集思廣益,想想如何改善城鄉的教學資源差距,民衆黨團、政策會、智庫未來也會持續研議、共同推動。
黃珊珊則表示,她自己也是母親,每個父母在面對課綱改革都很痛苦,但卻不得不改。除了學生與家長,如何與教育現場、老師溝通,教育機關必須重視。早在18年前就知道會出現少子女化的問題,然而因應措施不夠完善,卻還在開放升格、增加科系,更因爲AI浪潮修起,讓更多科系更加沒有學生願意就讀,因此相關單位應該要提出未來5年、10年的規劃。
針對108課綱與衍生問題,國立大學校院協會代表王泓仁表示,108課綱下,學生更加主動積極,會自己找問題的答案,如果學生都擁有自我學習、終生學習的能力,未來在職場上將更有競爭力。但他也指出,高中生基礎科學能力有出現下降的趨勢。自然理化上課時數減少,都會影響到學生在數理化能力的訓練,是未來必須改善的。
國立科技大學院校協會代表楊慶煜指出,技職教育對於國家經濟發展非常重要,業界常常抱怨學用有落差,但期待學生走出校門要能上班,這是不切實際的。所以學校要能做到機敏靈活的調整,如高雄科大設計100個小時內讓學生跟業界接軌,大四讓學生去實習。在環境快速變遷之下,彈性學習、適度鬆綁方能因應變化。
國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何明果提到,1980年開始,42萬人只有3萬人讀大學, 2019年時25萬人中有24萬人讀大學。因此爲了適應不同學生的樣態,需要有不同的教育內容。不同特質可以有不同的發展路徑,適性適材,不追求樣樣專精,雖非出類拔萃,卻可以與衆不同。生師比方面,應考量OECD國家降低生師比,較能符合趨勢。
國立清華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謝金青所長認爲,教改三十年來的成效,用成功或失敗來界定過於武斷,但不可否認,當中存在外行領導內行的問題。三十年前,教改委員多數非教育專業學者,導致後遺症問題叢生,國家缺乏拔擢優秀人才的良好機制。長期以來,政治霸凌教育,政治人物任期只有四年,不能理解教育是百年大計,因此在教育議題上,應該尊重專業。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曾燦金前局長認爲,爲因應少子女化,預先規劃資源投入,就可以避免選前大撒幣的爭議。提高高教經費方面,公部門的投入應該要追上OECD的GDP 1%。也需要強化機關整合、公私協力,達到留才攬才,避免人才流失到中國歐美。也呼籲儘速召開第九次教育國是會議,針對今天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在雙語教育所產生的種種爭議方面,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國會聯絡人羅德水指出,雙語政策歸根究柢是臺灣集體競爭力不足的焦慮感,但卻存在嚴重程序正義不足,完全是由上而下的政策,導致淪爲地方政府的軍備競賽,建議把英語當作一般外語課程即可,改善現在教育現場的問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王力億教授指出,雙語教育必須要回歸學科重點,着重學生理解,以中文說明。英語方面要考量學生年級、年齡與環境。各個科目在各個教育階段都有不同的學習重點,如果要老師同時教學科與英文,會影響學科老師專業,一定要避免學生學習跟英文雙輸的結果。
臺灣教育人員產業總工會楊益風理事長認爲,雙語教育不只壓縮其他學科資源、而是壓縮所有的教育資源。英語不一定會帶來發展紅利,現在AI發展之下翻譯已經很便利,不一定需要都投資在雙語教育,若是睿智的政府,不應該繼續分配人才在這個面向。
而在偏鄉的教學資源落差上,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員曾大千指出,在實務上裁併校是一個禁忌話題,很多人說裁併校會影響社區存續,然而學校並不應負擔此工作。學校裁併最大阻力常常來自老師,而非學生、家長、校長。所以要兼顧教育資源整合與學生髮展,部分偏鄉老師比學生還多,明顯沒有教育資源妥善運用,裁併校應該更合理。
前國教署副署長王承先強調,必須落實教育平權、促進社會流動。扶助學生家庭與學習。對於偏鄉地區學校的發展,應該進行學校現況調查報告,確立準確指標,並辦理混齡教學、編班,解決生員問題,同時也須加強偏遠地區教學資源補助,透過多種途徑,改善教育上的差距。
臺灣教育人員產業總工會楊益風理事長提到,城鄉差距問題,應該要回到公平選才制度,如果不能讓某些階級的家庭做選擇,也應該要讓學校應材施教。
針對上述委員與專家學者所提到的問題,張廖萬堅迴應,30年前200多個社團推動教改,30年來有得有失,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檢討的,包含少子女化衝擊的招生問題、雙語教育的爭議等。他也提到,爲改善博士班無人就讀的問題,將現行3年的獎學金補助延長到4年,或許是可行的解方。
教育部國民與學前教育署副署長許麗娟迴應,感謝今天各位專家與黨團給予的寶貴意見。針對偏鄉教育,從103年法案制定開始,就未中斷聆聽各界的聲音,未來也會繼續蒐集意見。雙語教育方面,目前以加強英文課中的英文使用比例,增加其他課程中英文的使用機會爲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曾新元專委表示,爲因應少子女化,調整高教規模,我們也開始思考公私校合作,在退場與轉型間取得平衡,高教經費方面,目前已達GDP的0.7%,今年增加200億,未來希望繼續增加經費。最後在人才培育上,爲因應AI、半導體、資通訊等產業需求,教育部也提供各校彈性名額,協助擴充生員,同時爲平衡對人社領域之衝擊,也增開跨域課程。
臺灣的教育體制存在許多系統性的問題,已逐漸影響臺灣的人才培育,民衆黨團說,希望能借由今天的公聽會集思廣益,共同尋找解決之道。未來民衆黨也會持續敦促,與教育部各局處研議這些問題的具體解方,並監督落實,共同推動臺灣教育體制的進一步改革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