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藝人人生百態系列之音樂篇—林子安
突破古典框架的提琴音樂家—街頭藝人林子安 專訪(圖/EVENT365生活志提供)
每到週末假期,在臺北信義的香堤大道廣場上,充斥着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聲響,有店家播放的音樂聲、朋友間相互的吆喝聲、孩子對着爸爸媽媽的童言童語……。橫越馬路的另一頭,有人拉着小提琴,姿態隨音符旋律時而優雅擺動、時而激昂華麗,他是街頭藝人林子安,從古典跨界到流行的小提琴樂手。
林子安從七歲開始學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擁有近二十年深厚的音樂底子;過去曾是純男子絃樂團「無解樂團」的一員,「拉」遍各大大小小的舞臺,更與衆多知名藝人合作演出;無論是在國家音樂廳,或是站在萬人演唱會上擔綱小提琴樂手,早已讓他培養出穩健的颱風和處變不驚的現場反應力。不料,在樂團解散後,對正在服兵役的林子安來說一夕間陷入對未來的迷惘,而在學長的鼓勵下,他嘗試到街頭表演,那時才發現,原來在街頭演出能和觀衆如此地靠近。退伍後,林子安面臨經濟與人生的低潮期,他便決定考取街頭藝人證照,開啓他的街頭音樂之路。
「可以回家了嗎?」憶起初期在街頭拉琴的心境,林子安坦言,每當看到觀衆不友善的眼光,總是他讓想逃避,也開始自我懷疑,不過爲了突破窘境、吸引觀衆目光,林子安仍下了不少工夫。剛開始他不斷嘗試各種表演形式,就連穿搭也有一套「安式風格」,甚至有一次戴上自行剪了一刀的面具於街頭演出,試圖營造出神秘感,爲的就是想滿足觀衆的好奇心。
突破古典框架的提琴音樂家—街頭藝人林子安 專訪(圖/EVENT365生活志提供)
隨着一次次街頭演出演出的經驗累積,林子安漸漸梳理一套自己的表演哲學:將觀衆有反應的歌曲方向收集起來,從觀衆的神情中拉出因時制宜的曲子,也懂得在有鏡頭拍攝下,巧妙營造只爲拍攝者演奏的氛圍。這些都是透過不斷觀察所收穫的表演秘笈,「希望路過的民衆能夠被我的音樂感染,這樣就足夠了。」林子安說道。他更分享一次難忘的經驗,曾有觀衆在聽完他演奏的音樂後落淚,令他十分感動,而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如何透過音樂療愈人心。
林子安透過細膩且精湛的演奏技巧,漸漸地在街頭闖出名堂,也累積不少粉絲追隨。他開始在YouTube經營頻道,「我在做這件事情其實沒有一個借鑑。」林子安說,在臺灣很少有演奏家會將Cover拍攝成MV,因爲其製作工程浩大、繁瑣,很少有人會碰這塊,但他卻躍躍欲試。MV的製作,從編曲、混音、錄音到拍攝企劃,他不但一手包辦,更從零基礎開始邊做邊學,掌握每個細節、一點都不馬虎,甚至鑽研經營社羣的技巧、練習口語表達等等,爲的就是想和別人走不一樣的路,讓更多人認識「林子安」。
除了拍攝Cover,林子安也不斷嘗試各種不同型態的影片類型,像是他到韓國街頭演出的Vlog、一日系列,或是MV花絮,各式樣不同類型的拍攝題材,讓大家看到更多不一樣的他。採訪的過程中,林子安總笑稱自己是個十分懶惰的人,但從他所做的每件事情來看,無論是對音樂作品的堅持,亦或是涉獵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都是不斷挑戰自我、爲實踐夢想的一步一腳印。
一個音樂科班生,歷經舞臺到街頭、從古典樂跨界到流行樂,林子安說雖然曾有反彈聲浪,但他憑着自己的力量來證明只要勇於嘗試和創新求變,將古典技巧融於流行樂曲也能創造新的火花。
「我想要走出來,讓大家記得我是誰。」這是林子安在街頭演出時,巧遇藝人丁當即興合作演出後說的話。他告訴我們,街頭是個能讓他快速增加曝光的渠道,也因爲街頭,使他更會回頭檢視自己每一次的表演,讓未來的演出愈來愈好。林子安不斷累積實力,讓自己處於隨時準備好的狀態,這不僅是等待機會,也更是爲自己創造機會。下次,若你偶然經過信義區街頭,不妨尋找喧鬧中仍不減悠揚的小提琴聲,體會「安氏」的現場音樂魅力吧!
(本文由 EVENT365生活志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