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素養教育 學者建議全齡參與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暨消基會董事、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副教授林盟翔。圖/林盟翔提供

「金融素養應從小開始建立。」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暨消基會董事、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副教授林盟翔表示,國際上的金融素養教育多從國家爲主導,且應從幼稚園、國小就開始,隨着資訊多與商品的多樣化,新興科技發展快速,民衆的金融素養更形重要,金融素養已走向「賦權」。

林盟翔表示,國際上金融素養多由國家與其相關單位來主導,例如歐盟成立「優質投資教育訓練委員會專家團體」;日本則是成立「金融服務資訊中央委員會」,金融素養培育在政府主導或一定程度參與下,強度上就會不同,國外是由政府組織直接主導、制定相關政策,並在具體目標上要求,在金融素養標準化養成與提升效果上,是值得借鏡與研究的課題。

林盟翔認爲,最佳的方式,是透過國家專責組織制定具體政策並進行深度參與,讓金融機構、企業與參與者,明確分工以銜接及履行社會責任、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ESG、普惠金融、微型金融、公平待客、金融友善等原則,從幼稚園開始教育階段進行與學校或團體合作,金融教育普及由淺到深,相信長期下來會有一定的效果顯現。

以金管會「普惠金融指標」爲例,在金融服務品質衡量評量中包括「金融教育宣導」指標,若能由國家投入更多資源,從國家教育及金融發展戰略目標,以及微觀細部教育對象、時程與相對應教育內容指引與教材規劃,透過線上與線下方式進行素養教育,由各金融機構專業分工完成,更可以有效地提高金融知識宣導覆蓋率與普及金融知識,針對新住民、經濟相對不利、高齡等需求者辦理亦可達到符合所需的金融知識宣導效果。

林盟翔說,保險業也是金融的一環,要做到公平待客與金融友善,最重要的是要讓保險迴歸保障的本質。在金融素養上,也應教導民衆正確的保險觀念,民衆應要認知到,買保險不以賺錢爲主要目的,「消費者的心態若是這樣,與原來保險本質是完全背離的,就會造成對保險功能與價值上的錯亂。」應教導民衆瞭解保險的本質,找出適合自己的保單,以確實分散風險與提供足夠的保障。

尤其是在高齡化的現在,如何透過保險確實照顧到高齡者的生活、因應未來高齡到來時的提前資產規劃,都會產生跨世代的影響,許多福祉型政策與制度,包括結合保險的保險金信託、安養信託、家族信託等金融商品與服務該如何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嚴肅課題。

在金融素養培育上,如何讓民衆從單一金融服務的金融知識教育、到複合式不同金融服務結合、配合金管會全方位金融服務整合、因應新興金融科技發展下的創新服務,應有一套整體與階段性教育政策與方針。

在現階段,金融機構也應與消費者共同進行溝通與完成關懷,找出應如何適當進行金融知識教育與金融素養調查,相互理解下消弭分歧,紛爭解決成本亦可下降。而這些,也都是金融素養及賦權教育重要的項目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