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糧倉”豐收忙

來源:經濟日報

眼下,湖北省應城市39萬畝糯稻收割進入尾聲。在楊河鎮馬堰村,收割機正在稻田裡來回穿梭,收割、脫粒、碎稈還田一氣呵成。“畝產1300斤,一畝地淨收入500元左右。”今年種了600畝糯稻的應城市河堰家庭農場負責人武強國盤算着收入。

通過土地平整、配套農田水利、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應城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7.75萬畝,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壓艙石”。

提高農田標準後,應城還順勢推動水稻產業由“散戶種植”向“大戶經營”轉變,糯稻等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至83.6%,種植規模、種植品質和種植效益全面提升。

應城是湖北打造更高水平“荊楚糧倉”的縮影。在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的全香型稻米示範區,農民正在進行收割作業。該品種稻米品質優良,是湖北主推高端大米品牌江漢大米的後備品種。“一畝田能增收300元到400元,我明年還要擴大面積。”馬山鎮馬南村村民婁兵說。

實現增產增收,得益於新品種的成功培育和“訂單農業”模式。“我們利用現代分子育種技術、花葯培養技術等,選育出適合湖北種植的好品種。”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所長郭英介紹,2022年以來,湖北成功培育出15個通過國家審定的農作物新品種。省級財政投資1億多元建設的湖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中期庫和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今年也有望建成。

在洪湖市青泥巴蓮藕的種植基地,每天一大早,“新農人”王文娟就開始在線直播,記錄挖藕到發貨全過程,這些新鮮的藕在兩天內就會運到全國各地的餐桌。僅5年時間,“洪湖蓮藕”實現了從註冊到“出圈”的進階,9月初,成爲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明年有望達到百億元年產值。

湖北出臺“蝦十條”“鱔七條”“茶十條”“米九條”,重點打造潛江龍蝦、仙桃黃鱔、楚天好茶、江漢大米等區域公用品牌,潛江龍蝦綜合產值達750億元,仙桃黃鱔產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一大批荊楚農業品牌不斷髮展壯大。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全省秋糧收穫進度達八成,其中中稻收穫超過2400萬畝。 (經濟日報記者 柳 潔 董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