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評論:一碗早堂面,何以香四方

荊州新聞網評論(特約評論員羅星航)有面有理,一面如故。近日,“沙市早堂面製作技藝”項目成功入選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拓展項目名錄。這是荊州市的又一大事、喜事。沙市早堂面雖早已遠近聞名,但拿下這塊金字招牌,更是身名遠播、香飄四方,爲提高城市知名度,爲沙市文旅再添新動能,再現新活力。

一碗早堂面彰顯城市厚重歷史,見證沙市獨特人文。“過早”是江漢平原很隆重的飲食文化,儀式感很強,絲毫馬虎不得。早堂面是沙市著名的傳統早點,一百年多來,它堅守傳統精華,保持原有風味,味鮮、湯厚、油重、麪條勁道,尤其那高湯,更是入魂入魄。

清晨,早堂麪館已是熱氣騰騰。大鍋里正在熬那早堂面專屬的高湯,豬大骨、鱔魚、老母雞、五花肉等“突突”冒着熱氣,上下翻滾,一直熬到乳白色。濃濃的香味喚醒了正在睡夢中的人們,睡什麼睡,去吃麪囉!麪館內已排着隊,只見師傅將撣好的鹼水面放入碗中,加五花肉燉成的小碼子,再把雞脯肉絲、精瘦豬肉片、炸得鬆脆的鱔魚骨頭等大碼子一一加入碗中,還撒上一湯瓢小蔥,入座,開吃。這是沙市的大連面。吃麪前先上點泡菜,白蘿蔔、球白菜、洋蔥,開開味,再吃麪。寒冬臘月,外面冷風嗖嗖,屋裡熱氣繞樑。吃麪的聲音,喝湯的聲音,夾雜着鍋碗瓢盆的聲音,一切都那麼自然、貼切,早堂面的香融入萬家燈火中,構成一幅平和、溫馨的現實圖景。

早堂面吃舒服了,一天都舒服。融入地方特色,飽含故土情懷,賡續傳統技藝,始終不忘初心。早堂面之所以一直是沙市過早最普遍、最長久、最難捨、最地道的飲食,就是它保持了一以貫之的傳統技藝,用最優質的食材、最準確的火候、最真實的分量、最合理的價格,始終吸引消費者,永遠讓食客急匆匆趕來,端上一碗早堂面,一入座,那顆懸着的心就放下了。此時,沒有什麼比吃一碗麪更重要的了。好像人這一輩子,心急火燎的,就是爲了吃那一碗香噴噴的早堂面。

搭臺唱戲,文旅助推早堂面走向全國。近年來,荊州市全力打造文旅強市,系列活動精彩紛呈。電影頻道六公主走進大賽巷、紅星路,舉辦首屆楚文化節,電影頻道M榜頒獎儀式,開展首屆文旅推介官活動,組織“楚韻荊州 一眼千年”全國網絡媒體行活動,舉行“遇見百件荊楚瑰寶”原創短視頻活動,組織三國人物“劉關張”巡遊,舉辦沙市碼頭文創園2024年湖北“老字號嘉年華”“音樂嘉年華”活動......諸多活動的成功舉辦,吸引了大量遊客涌入荊州,文旅魅力帶來旅遊潛力,荊州逐漸成爲新時代楚文化權威闡釋地、場景再現地、活動聚集地、文旅目的地。沙市以早堂面爲主打食品的飲食,讓中外遊客讚不絕口,印象深刻。大賽巷、紅星路、園林東路、黃家塘、長港路、北湖路、沙北新區等飲食和文旅景點,每天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文旅大戲推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增添了城市後勁。僅今年上半年,荊州市就接待國內遊客4405.60萬人,實現旅遊收入342.3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24%、31.06%。

寒冬時節,吃上一碗沙市早堂面,渾身暖洋洋,心情倍兒棒。早堂面入選省非遺是荊州文旅成功案例,必將促進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項目快馬加鞭,早日入選。

沙市早堂面,每天見。沙市早堂面,香飄四方,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