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炎症可能變癌症!這樣做可消炎

審覈專家:王學江

首都醫科大學病理生理學教授

“我嗓子疼,好像是發炎了”

“沒事兒,吃點兒消炎藥就好了”

“我鼻子不舒服,是不是得鼻炎了”

“噴點兒藥就行”

這些對話在我們的生活中彷彿很常見

鼻炎、胃炎、腸炎、扁桃體炎……

幾乎人人都經歷過“發炎”的困擾

這麼看來,發炎好像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對待處理它

就很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甚至發展爲癌症!

0 1炎症——多種疾病的“引路人”

炎症,俗稱發炎,是機體受到外部傷害、出血,或者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等情況下產生的反應,是機體對造成組織損傷的因子所產生的防禦反應,可引起局部組織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等症狀。根據持續時間不同,炎症分爲急性和慢性。

多數炎症可完全自愈,輕度尚有自愈可能,當炎症局部病變較嚴重,病原微生物在體內蔓延擴散時,就會出現明顯的全身性反應,例如發熱、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厭食等,有些炎症還可能會發展成癌症。

0 2從炎到癌

炎症聽上去很普通,人這一生誰還沒發炎過?怎麼就到了癌症的地步,不會是危言聳聽吧!還真不是,炎症雖然很普通很常見,但如果你不重視它,它很可能給你帶來“致命一擊”!

炎症爲何會引發癌症?

炎症反應是很多重大疾病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炎症與癌症的發生具有密切關係。

大約有1/5的癌症患者的體內長期存在着慢性炎症的刺激,另外4/5的癌症患者雖然體內沒有慢性炎症的背景,但是在腫瘤組織中有大量的炎性細胞浸潤。甚至有學者提出,將腫瘤相關性的炎症歸爲癌症的一種生物學特徵。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就曾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佈了一篇研究文章,文章顯示全球1/6的癌症是由可治療或可預防的細菌、病毒感染引起。

在慢性炎症中,炎症的損傷與修復過程反反覆覆。修復再生過程中細胞增殖,細胞增殖又要以細胞分裂爲前提。細胞分裂越多,DNA複製出錯的機率就越大,增加了產生腫瘤細胞的機率。腫瘤細胞無限增殖與分化異常,形成惡性腫瘤。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可控制的炎症往往還與腫瘤轉移密切相關。

可能只需兩三步 2015年刊發在《第二軍醫大學學報》的一項刊文“飲食營養與炎症-癌症危險性的關係”報道,體內炎症環境是導致各種癌症的重要危險因素,很多癌症是在慢性炎症的基礎上發生的,比如:

吸菸→氣管炎→肺癌

幽門螺桿菌→胃炎→胃癌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

慢性肝炎→肝癌

此外,文章中還提到,某些飲食種類及生活習慣,對炎症轉化爲腫瘤有重要影響,日常飲食中的各類食物,可按照一定的標準分爲促炎症食物和抗炎症食物,通過促進或抑制體內的炎症微環境,影響某些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0 3這樣做可消炎去除病因

比如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給予抗病毒的治療。胰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給予積極的藥物治療,爭取能夠阻斷炎症發展爲慢性炎症。

遠離促炎食物

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4年發表了一份膳食炎症指數(DII),可以對飲食的抗炎作用與促炎作用進行量化評分。涵蓋了45種影響機體炎症的膳食成分。

來源《膳食炎症指數的研究進展及應用》

概括來說,一般“促炎飲食”多爲甜食、高脂食物、油炸食物、精緻碳水食物、加工肉類等,而“抗炎飲食”多爲蔬菜、水果、粗糧、深海魚、橄欖油之類的天然新鮮食品。

癌症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的過程,但是現在大量的研究已經表明,慢性炎症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與因素。如果我們能夠及時控制炎症的發展,那就可以明顯阻斷疾病的進展,減輕對身體的損害,甚至大大降低腫瘤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