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攬月星河闊(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徵程·重大工程巡禮)
來源:人民日報
今年6月25日,歷經53天的太空旅行,嫦娥六號返回器回到地球,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之旅。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又一標誌性成果。
9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20年來,探月工程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持續攻關,在科學發現、技術創新、工程實踐、成果轉化、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走出一條高質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測之路,爲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爲人類探索宇宙空間作出了重大貢獻。”
今年是我國探月工程實施20週年。二十載春華秋實,我國在探月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部分“領跑”的紮實進步,不斷刷新人類探月新紀錄。
圓夢:實現中華民族飛天攬月千年夢想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新世紀伊始,黨中央高瞻遠矚,把握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和我國經濟科技發展大勢,作出實施探月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確定“繞、落、回”三步走總體規劃,“嫦娥”奔月之旅由此開啓。
“繞起來了,繞起來了!”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11月5日,嫦娥一號到達月球附近,實施近月點“剎車”,幾分鐘後,屏幕上顯示嫦娥一號已經被月球引力精準捕獲,繞月成功。
這是中國探月“零”的突破,也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後,我國航天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從嫦娥一號飛向月球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飛向月球的大門一經打開,深空探測的腳步就不會停止。”探月工程首任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說。
2010年10月,嫦娥二號成功發射,我國成爲世界第三個飛入拉格朗日點、第四個開展小行星探測的國家,並獲得當時國際最高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圖。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成功落月,我國成爲國際上第三個成功實現地外天體軟着陸和巡視勘察的國家。
2019年1月,嫦娥四號實現世界首次人類航天器月球背面着陸巡視探測,揭開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任務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繼通信。
2020年12月,嫦娥五號攜帶1731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標誌着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我國探月工程實施之前,人類100多次月球探測活動,成功的只有一半左右。嫦娥任務連戰連捷,每一次都取得豐碩的成果,每一次都有令人驚歎的中國創造。
探月征程,圓了中華民族飛天攬月的千年夢想,開啓了人類月球探測的新篇章。
逐夢:探月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
探月20年,是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探月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的20年。
面對探月衛星資料匱乏、經驗不足等挑戰,以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葉培建院士等爲代表的科研人員,攻克了一系列難題,成功研製飛出地月系的全新航天器。
落月,是嫦娥三號任務中的關鍵一環。月球表面無大氣,無法利用氣動減速的方法着陸,探測器需要靠自身系統減速。科研人員採用變推力推進系統,設計出變推力發動機,破解了着陸減速的難題。應對月面環境不確定,科研人員研製出着陸緩衝系統,保障嫦娥三號順利踏上月球。
着陸月背,如何實現月背和地面通信,是嫦娥四號任務面臨的關鍵難題。怎麼辦?科研人員創新性地提出研製和發射一顆中繼衛星,運行在地月之間,爲月背的着陸器和巡視器與地球搭建通信橋樑。
嫦娥五號任務擁有“雙程票”,在完成樣品採集後,還需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23天、11個重大階段和重要步驟,科研人員迎難而上,啃下一塊塊“硬骨頭”,創造了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等5項“中國首次”,系統帶動了我國航天科技的發展。
去往月背“挖土”,科研人員爲嫦娥六號探測器設計了環月逆行軌道方案,幫助嫦娥六號落得穩、落得準。
回顧不尋常征程,國家航天局原局長、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欒恩傑院士說:“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思想,在嫦娥工程裡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敢爲人先,憑的是什麼?”嫦娥五號、六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說,“沒有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沒有新型舉國體制的支撐,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總體規劃就不可能如期完成。”
築夢:探月精神激盪創新豪情
一個個不眠之夜,一次次闖關奪隘,一代代探月人薪火相傳,鑄就了“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
強大的精神引領,不僅成爲探月工程不斷成功的制勝法寶,也爲建設科技強國凝聚起強大奮進力量。
在挑戰中前行,在重壓下突破,源於自立自強的信念。世界上無人月球探測,基本經歷了掠月、撞月、繞月、落月和挖取月岩樣品送回地球等5種方式。中國探月,直接從“繞”做起;月揹着陸,國外沒做過,立項時,有人問,嫦娥四號任務要不要冒這個險?擺脫“跟跑”思維,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航天人攻堅的身影。爲適應月球極熱極寒環境,科研人員採用月球重力驅動兩相流體迴路技術,攻克熱源綜合利用技術,解決了嫦娥三號的月夜生存難題。在嫦娥三號初樣熱平衡試驗期間,爲確保順利完成我國首次探測器月夜熱平衡試驗,科研人員24小時輪班作戰。
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航天人步履不停,將一個任務的結束當作創新的起點,向着新的目標砥礪前行。(本報記者 喻思南)
《人民日報》(2024年12月29日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