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設計界奧運!衛武營唯一亞洲代表 「EUREKA」4年計劃搶先看

▲《EUREKA!2.0發現衛武營》展覽,以展覽、演出、創意實驗自造所等形式,讓大衆場館啓用後,首度一窺衛武營「EUREKA」全貌。(圖/衛武營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衛武營「EUREKA」計劃與擁有「劇場設計界奧運」美譽的「PQ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自2017年起展開4年合作,併成爲PQ崛起計劃(Emergence)8個合作國家唯一亞洲代表。而今年5月的《EUREKA!2.0發現衛武營》,以展覽、演出、創意實驗自造所等形式,讓大衆在場館啓用後,首度一窺衛武營「EUREKA」全貌。

「EUREKA」爲希臘文「發現」的意思,衛武營今年《EUREKA!2.0發現衛武營》關注空間衆人與劇場自造者,如音樂創作者、空間與舞臺設計師、導演、編舞家馬戲創作者等新銳劇場人,由此核心價值,創造出相遇、實驗和媒合創意的場域,把觀衆、表演者、創作設計羣和場館工作人員,聚集在衛武營獨特的建築空間,一羣人一起實驗與探索,從藝術文化中心到都會公園,打開衆人對於「生活即是劇場」的想像。

▲從藝術文化中心到都會公園,打開衆人對於「生活即是劇場」的想像。(圖/衛武營提供)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衛武營不僅是劇場,建築空間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是藝術創作者創意迸發的靈感來源。《EUREKA!2.0發現衛武營》延續衛武營和「PQ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的國際夥伴關係,透過這次3項活動,串聯不同國家的夥伴藝術計劃,在衛武營公共空間創造驚喜趣味,擴大民衆參與。疫情雖然讓彼此距離變遠,但藝術如同生活,我們對藝術的熱情,並不會消失或停頓。在衛武營,藝術與社會相互投影,藝術也爲社會帶來更多公共價值和色彩。 《EUREKA!2.0發現衛武營》展覽,在整個5月的11:00到21:00,於3樓樹冠大廳閱讀窩與樹冠露臺(西)展出。展覽透過靜態圖文動態影像及演出物件及道具等,帶領大家一起認識衛武營和「PQ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豐富而多面向的發展軌跡和合作歷程。 衛武營EUREKA創作羣集體創作的《Lift Me Up》,是以臺灣民俗祭儀、遶境扛轎文化以及臺灣紅、孟宗竹等臺灣元素,轉化爲當代參與式展演形式,融合動態軌跡追蹤等科技,進行測字問事情境展演,去年6月在捷克布拉格「PQ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首演,吸引衆多國際人士參與。 今年《Lift Me Up》回到衛武營,將經歷國際藝術節洗禮的作品再現於臺灣,從場館特殊的空間設計,發展出2.0版本《擡轎》,讓測字問事情境,穿梭於三樓樹冠大廳東側與二樓榕樹廣場之間,藉由兩個空間彼此的穿透性與上下關係,更加貼近對於「羣體意志」和「神的意旨」的探索,將在5月9日(六)與5月10日(日)13:30、16:00進行4場演出。

▲▼《擡轎》從去年的總統大選候選人神明囑託啓發,開始探討對神意民主意涵的探討。(圖/衛武營提供)

《擡轎》主要創作羣之一的黃鼎雲表示,共同創作是大趨勢,自2018年衛武營Eureka計劃七位主要創作羣相遇,過程激盪許多想像力,但當中協調和討論也很辛苦。

黃鼎雲也說,《擡轎》從去年的總統大選中候選人受神明囑託啓發,開始探討對神意、民主等意涵的探討。來到衛武營的演出,進一步透過空間特性,讓不同參與者分別扮演問事和解籤角色,讓大家反思,人、神意志的關係。 創意實驗自造所採閉門工作坊形式,邀請37位來自藝文、教育、公部門各領域的國內劇場自造者,5月4日(一)到5月9日(六)期間,將衛武營室內、戶外等公共場域作爲試驗場,彼此激盪想法、創意,並動手實作,期許創作者們以衛武營爲實驗培養皿,撞擊出火花和交流合作契機,5月8日(五)14:00至16:00,參與藝術家將在一樓榕樹廣場和三樓樹冠大廳,進行創意的公開呈現。 擔任創意實驗自造所向導的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凌天表示,這次工作坊參與者包括不同領域的專家,如同光譜有多元的色彩,大家齊聚在有大量不受傳統定義空間的衛武營,思索着在既有的文化、公共參與、遊憩等功能下,如何再往下挖掘與想像。也到場館所在的鳳山,探索在地與衛武營關係,未來可以如何發展。 衛武營所有活動舉辦前,均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衆集會指引,進行6項風險指標評估,並訂定防疫應變計劃,活動全程落實「社交安全距離」等措施,降低參加者與表演者感染風險。場館每小時進行消毒清潔,工作人員執勤前均量測額溫,執勤時全程配戴口罩。相關防疫措施,依中央主管機關最新指示,進行滾動式調整。同時提醒民衆勤洗手,若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症狀,請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