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煩惱】好失落…母親節快到 ,盼孩子返鄉回家,他們卻說「太忙了…下次吧」
要孩子放下工作陪伴父母是不是太自私了? 圖/freepik
父母期待成年離家的孩子能回家過節,卻不知如何開口。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臨牀心理師林維君表示,媽媽的失落感,看似是無法過節,但其實是子女離巢後的孤單,透過節慶的氛圍被強化了。因此林維君建議媽媽可以反思幾個角度,還有開啓一些行動去改變,像是:
思考:節慶一定要「家庭聚會」嗎?
在期待過節前,可先思考「母親節」是什麼樣型式的節慶?林維君點出,多年來「節日」在臺灣,都是商業行銷的大好時機,透過商業活動推波助瀾,界定了一種「應該」,消費着大家的罪惡感與焦慮,這些都進而強化媽媽「社會比較」後的失落感。總覺得「別人團聚過節纔是正常,我沒有,我不正常,很失落」。
但其實在節日才刻意聚餐,交通與消費金額,會因爲一窩蜂的人潮,而產生比平日更耗時、更貴的負擔,這些負擔,對正在衝刺事業的子女來說,都可能是一種壓力。
反思:我們家人過去常「相聚」嗎?
另外,媽媽也可以思考「孩子成長期間沒有過節習慣,但是否有『相聚』習慣?」林維君表示,如果整個家庭的成長過程,是疏離的,不只少過節,也很少共進晚餐、出遊,子女習慣先照顧好自己,而非期待相聚,這就跟「過節」議題無關,而是這個家庭文化已經習慣疏離獨立,不會因爲大家的年齡增長忽然轉爲親密。
在經過以上反思後,父母要注意「渴望孩子相伴的心情」,不要變成情緒勒索,或用身心症狀博取關注。要吸引孩子喜歡回家、覺得家裡是能逃離壓力的避風港,可以想想「家」有哪些孩子喜歡的事物,能在日常中跟他們分享,比方在家庭的LINE羣組,傳當天美味的自制早餐,而不是制式的早安圖;媽媽分享生活中的趣事,而非抱怨孤單或論人是非。
修復凝聚力 帶頭培養「家裡的儀式感」
若不論團聚的本質,而是看重「過節」,要培養過節的儀式感,有需求的人(媽媽)就需付出更多努力、主動出擊。建議媽媽打電話通知子女「母親節到了,我在飯店訂好一桌,大家回來吃飯」。要一一電話聯繫纔有力,而非透過訊息,因爲見面三分情,要「當面」拒絕媽媽,是很有壓力的。
最後,林維君也提醒,這是一個「修復」家庭凝聚力的狀態,媽媽不能只是感到失落懊惱,或是和別人、和商業氛圍的「應該」做比較而自怨自艾,而是主動做修補的工作,因爲想彌補過去30年的時光,很難一蹴可及,但只要開始行動,就有逆轉的可能。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