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新日常 與孩子共創融洽相處之道
每天撥出適當時間與孩子相處、互動,是居家期間親子共處的重要課題。(攝影/林家賢)
從防疫警戒升級開始,全家人共處同一空間的時間急遽拉長,不少家長長時間面臨工作與育兒蠟燭兩頭燒的處境,直呼吃不消。面對因疫情而改變的居家生活,該如何從中找到親子共處且同樂的模式,並延續至未來的防疫日常?擁有14 年親子瑜伽教學經驗的家家,從自身教學與育兒經驗出發,分享如何打造和諧親子關係的不二法門,爲彼此建立一套融洽的生活模式。
居家防疫期間,在生活中安排與孩子一起參與的活動,讓彼此共同學習與成長。(攝影/林家賢)
面對孩子同時回望自己
將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是許多家長內建的行爲模式。然而談到居家防疫期間的親子相處,家家首先提醒家長的卻是「回望自我」。「當大人忙到失去自己的時間時,便很容易產生情緒,並在不知不覺中將情緒帶給孩子,在居家防疫的高壓下尤其如此。因此,在談論親子如何相處前,最重要的是先處理好自己。」家家解釋,家長若是爲了顧全工作與家務而失去自我,即便所有任務全數達陣,鬱積於內心的壓力仍可能在不注意時爆發,反而讓家中氣氛更爲凝滯。
她也提醒,「在緊密的相處過程中,大人除了學習如何跟孩子、家人溝通,也要學會和自己的內在溝通,自我覺察『爲什麼自己會在某些事情上情緒爆發?』」畢竟,認識自己並學習與他人相處,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而居家防疫就像是爲大家開了一堂「密集班」,讓家長在察覺自我情緒後,找出能與孩子融洽相處的方式。
家家指出,當家長覺察到自己和孩子的相處萌發了負面情緒時,可以先暫離現場5 至10 分鐘,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後再回頭處理。「回來後,家長可以跟孩子說明,自己剛剛爲什麼需要暫時離開。其實只要妥適地溝通,孩子是可以體諒你的。」像這樣對於自我情緒的覺察以及事後溝通,是維持居家期間親子和諧相處的關鍵。
家家也分享平常自己和女兒的相處經驗。孩子雖然年紀尚小,卻也常說出富有哲理的話,「有一次,我脫口而出說自己好羨慕別人,女兒反而跟我說,『不用羨慕別人,做好自己就好了。』我才發現,有時候孩子說出的話,是很有智慧的,反倒可以提醒大人。」
從娛樂互動建立融洽相處
除了關照自我情緒,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生活的「配速」也是關鍵。相較於疫情前,有學校、安親班、才藝班協助家長分憂解勞,停課後,家長需24 小時不間斷事事親力親爲,這對於家長與孩子來說都是嶄新的互動型態,如何在其中尋找新的平衡點,便至關重要。
「我建議家長可以將一天區分爲『用功時間』與『放鬆時間』。在用功時間,家長可以扮演指導、要求的角色;放鬆時間則可以安排全家一起玩遊戲,共同休憩、培養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妥善配速,拿捏何時該緊、何時該鬆,是跑完居家防疫這場賽事的制勝策略。
至於放鬆時間可以做些什麼,家家表示,像象棋、跳棋等益智類遊戲,可以共同動腦激盪,相當適合親子共同從事。此外,也可以全家一起嘗試新活動,由於每位家庭成員都是初次接觸,「大家都是一張白紙,較不易發生家長單方面下指導棋的情形,而是全家共同學習、成長。」透過一起從事娛樂活動,讓彼此在愉快的氛圍中自然互動,不僅可以培養默契,更能加深情感積累,從中建立融洽的家庭關係。
與孩子建立一套融洽的生活模式,能爲彼此的居家生活增添更多樂趣。(攝影/林家賢)
家家從多年的瑜伽教學經驗中也發現,親子瑜伽不僅可以訓練肌肉與柔軟度,家長與孩子也可以在肢體接觸與相互配合中建立更融洽的關係。「平時大人常以上對下的姿態跟孩子互動,但是做親子瑜伽時,孩子可能比家長更擅長某些動作,反倒可以從旁協助家長。而當孩子發現自己可以幫助大人時,自信便會從中產生。」
在此,家家推薦幾項適合親子共同練習的入門招式。「桌子式」由家長面朝上,雙手、雙腳撐地,身體打平如桌子一般,年紀尚小的孩子可躺在家長腹部增加負重,或協助在家長腹部上置物,也可以改由家長擔任協助角色,透過練習過程中的角色互換,讓雙方在互動中培養默契。另外一招則爲「嬰兒式」,由家長屈膝跪坐在瑜伽墊上,雙手打直高舉後將上半身前傾,保持脊椎延展的姿勢,孩子則可以壓在家長背上增加壓力,如此不僅可以增加親子互動,還可以舒展後背、後腰的不適,達到放鬆效果。
「桌子式」可以訓練上半身肌耐力,透過疊加抱枕增加負重的挑戰,讓訓練過程如同遊戲一般充滿樂趣。(攝影/林家賢)
打造得以喘息的自我空間
最後,家家再提醒,當所有家庭成員24 小時都待在同一個屋檐下時,如何保有自我空間,對大人、小孩都非常重要。所謂空間,可以指「實體空間」,像是在家中建立或規畫每個人專屬的小角落。在這個專屬空間中,家長可以不受干擾地閱讀一本書,或是把未看完的影集追完;孩子也能沉浸在玩具或繪本中,家庭裡的所有成員都能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
對於住家缺乏建立專屬空間餘裕的人,家家則建議可以打造「抽象空間」,也就是一段自主安排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家長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小孩也可以自由活動,不會有任何人下達指令。藉由這個抽象空間,家長與孩子都可以暫時卸下自己的日常角色,從中獲得心靈上的喘息。」
防疫就像一場馬拉松賽事,唯有每位跑者都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才能順利奔向終點線。而在防疫這場賽事中,孩子不只是需要被照顧的家人,更可以是日常中彼此理解、互相幫助的好夥伴,共同打贏防疫賽。
本文作者:郭慧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8月號643期》)
《臺北畫刊8月號6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