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奧馬哈|如何看當下A股與港股?興全基金何以廣:看好兩到三年內四大投資方向
財聯社5月5日訊(記者 吳雨其)5月5日,2024年“巴菲特股東大會•中國投資人峰會”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由興證全球基金將再度攜手財聯社、騰訊財經,連線上海與奧馬哈投資界、企業界的多位嘉賓,以“投資•潛能”爲主題,分享關於投資的真知灼見。
會上,興證全球基金基金經理何以廣帶來的主題演講《韌性與潛力:對中國A股和港股的一點思考》,分享了他對目前行業大勢以及未來關注的四大方向。
A股市場上的四大變化
何以廣回顧歷史發現,在過去的十年中,滬深300指數經歷了一個波動上升的週期,特別在2014年和2020年出現了兩波顯著的牛市行情。站在當前的時間節點,何以廣發現當前A股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
一是估值風險釋放。當前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已從高點的18倍下降至12倍左右,表明市場估值風險得到了有效釋放。隨着政策的修復,尤其是宏觀經濟的明朗化,上市公司的估值有望逐步修復。
二是資本市場制度改革。今年推出的“國九條”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市場化和規範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政策涵蓋了上市公司的上市、減持、分紅及退市等各個環節,有效提升了市場參與者的信心。
三是房地產市場風險緩解。何以廣認爲,經過三年的調整,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已基本得到釋放,市場已接近底部,預示着房地產行業的下行風險有限。
四是出口結構優化。隨着對發達經濟體出口比例的降低和對發展中國家出口比例的提高,中國的出口市場更加多元化,穩定性增強。同時,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積極變化,從低端產品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產品轉變,這在某些上市公司的業績中已有所體現。
未來關注四個方向
基於當前的行業數據和客觀事實,兩到三年內何以廣看好四大方向。
首先是高分紅策略。在“國九條”政策中,分紅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底層邏輯產生了深遠影響。該政策爲上市公司的分紅率及其穩定性提供了明確的預期,使得現金流折現等財務模型在A股市場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
在全社會無風險收益率持續下降的背景下,那些低估值、業績穩定、分紅率較高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金融、公共事業、部分週期性行業以及港股互聯網公司中的成熟企業,可能會繼續經歷價值修復,這些公司的估值相對較低,且具備高分紅和高回購的潛力。
其次是全球化的中國企業。隨着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步伐加快,海外市場的收入增長成爲關注焦點。以工程機械行業爲例,自2020年起,海外出口收入增長顯著加速,部分公司的海外收入佔比已超過50%。另外,船舶、光伏、手機、電腦等海外滲透率較高的行業,以及汽車、工程機械、家電、醫藥和電力設備等技術先進的行業,正在全球市場提升其影響力。這些公司的海外業務通常具有較高的毛利率,推動了利潤的快速增長。
再者,科技行業的新興方向也值得關注。何以廣表示,科技領域作爲成長股的搖籃,雖然當前中國科技行業整體仍處於追趕階段,但新興的科技方向如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機器人以及創新藥物等,正處於起步階段並接近臨界點。這些行業有望對社會生態產生重大影響,並孕育出卓越的公司。
最後是傳統行業。他指出,供給側改革爲傳統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以煤炭行業爲例,自2016年以來的改革措施導致企業數量大幅減少,競爭格局改善,煤炭價格上漲,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房地產、證券、金融和鋼鐵等傳統行業也可能因供給側約束而出現新的投資機會。
綜合分析當前市場狀況,何以廣對中國資本市場,包括A股和港股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這一判斷的主要原因在於三個方面,其一是估值吸引力,當前市場的估值水平較低,爲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入市時機。二是政策支持,近期政策層面出現的重大變化,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強了投資者信心。三是宏觀經濟明朗,中國宏觀經濟的前景日益清晰,與過去幾年相比,市場參與者對經濟走向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