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已落地!新工具助力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10月18日,伴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做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相關工作的通知》,央行將根據參與機構需求正式啓動操作,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目前獲准參與互換便利操作的證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請額度已超2000億元。

同日,央行宣佈推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可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相關貸款。這標誌着央行前期宣佈的兩個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均已落地。

互換便利可大幅提升非銀機構融資能力,持續爲股市帶來增量資金。參與機構通過互換便利將流動性較差的債券、股票換成國債、央票,後者作爲高等級流動性資產,可顯著提高回購融資的可得性,獲取的資金將用於股票、股票ETF的投資和做市。據瞭解,部分國有大行願爲互換便利項下相關回購融資提供便利,放寬參與機構回購融資的授信額度要求。此外,機構申請的2000億元額度本質是央行授信,是潛在的增量資金,機構不是一次就用完,會持續爲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作爲一項制度安排,互換便利將更好發揮機構投資者資本市場穩定器的作用。一方面,工具設計有逆週期調節特性。在股市超跌、股價被低估的時候,金融機構買入意願較強,工具用量較大;而到股市好轉、股票流動性恢復的時候,換券融資的必要性下降,工具用量會自然減小。另一方面,在面臨投資者贖回壓力時,金融機構可採取換券抵押而非賤賣股票的方式籌資,緩解“股市下跌—投資者贖回—賣出股票—股市進一步下跌”的負反饋,抑制羊羣效應等順週期行爲,發揮平滑市場、穩定預期的作用。

根據央行公告,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規模視情可進一步擴大,這與央行此前表態一致。再貸款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這爲政策後續調整保留了靈活的操作空間。按照以往政策慣例,再貸款累計期限估計可達3年。同時,不區分上市公司所有制。央行此前表態,再貸款工具適用於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不區分所有制,體現了對不同所有制公司的一視同仁。

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能夠有效激發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回購增持股票的熱情。2.25%的貸款利率對於上市企業和主要股東已是很低的利率,體現了央行方面對推動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支持力度。這也意味着,只要上市公司分紅率高於2.25%,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使用貸款回購和增持股票就是“有利可圖”的,預計可以顯著激發其回購增持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對符合政策支持範圍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劃定了明確條件,對其行爲進行約束。同時,貸款資金“專款專用,封閉運行”、豁免之外的信貸資金嚴禁流入股市等制度要求,說明防範風險同樣是央行的重要考量因素。再貸款工具涉及股票增持回購、銀行發放貸款、央行發放再貸款等多個環節。具體來說,申請貸款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應當開立單獨的專用證券賬戶;金融機構要分別開立銀行貸款專用賬戶和與前述專用證券賬戶對應的資金賬戶,監督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做到專款用於股票回購和增持。在貸款全部清償前,資金賬戶不允許支取現金或對外轉賬。另外,央行將發放此類貸款的金融機構限定爲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且貸款規模需與再貸款規模相匹配。除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外,其他金融機構不允許發放此類貸款。銀行信貸資金不能違規進入股市仍是金融監管應當堅持的一條紅線。

本文源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