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永續發展的驅動力:ESD

近年來,推動永續發展教育(ESD)已成爲全球教育政策的重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二○二○年發佈《二○三○年永續發展教育路線圖》,提出五項優先目標,希望透過體制內外的公私協作建構生態系統。此外,UNESCO更於去年十一月通過《關於和平與人權教育、國際理解、合作、基本自由、全球公民和永續發展建議書》,推動ESD融入所有教育範疇。

ESD不僅是將永續發展目標SDGs納入課程,更強調教學法的變革,ESD是一種全人教育,促進互動式、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學方式,推動探索性、行動導向與轉化型學習,使學習者能夠培養批判性思維,並在永續未來的價值觀和態度上有所發展。

UNESCO建議書的教學指導方針涵蓋教育系統各方面(如課程設計、評估、教師發展、教材、學校政策等),並延伸至傳統學習環境之外的學習。所謂「轉化型教育」是一種共同創造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習者的尊嚴與多樣性,消除學習障礙,賦予學習者批判性反思的能力,使其成爲變革推動者,在個人、社區到全球層面做出明智決策和行動。

轉化型教育方法應融入課程,涵蓋所有學科及教育層級,透過全面性、多學科、跨學科和超學科方式,探索學科間的關聯及其在多樣情境中的意義。學習目標包括培養分析與批判性思維、預見能力、尊重多樣性、自我認識、全球連結感、賦權和韌性、決策和合作能力,以及適應力、創造力、公民意識、和平解決衝突的能力和媒體與資訊素養。

在ESD學習成效評估方面,應優先採用支持所有學習者的評估方法,以增進協作、促進學習者的全面發展和福祉。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應確保評估過程無偏見,聚焦學習者利益,並鼓勵學習者參與評估,通過建設性反饋提升學習。評估應具備適應性,適用於身心障礙者、少數羣體和弱勢人羣,並重視混合學習的法律和道德挑戰,保護學習者和教師的數據隱私及基本權利。此外,各學習環境的評估應具備可靠性、透明性和包容性,涵蓋認知、社會情感、行爲和跨學科知識。

在日前UNESCO ESD Net for 2030的研討會中,分享了多國推動ESD的案例,包括新加坡的「環保管理計劃」。該計劃涵蓋六至十八歲學生,以課程、校園、文化和社區四個「C」爲核心,所有學校設有永續發展的課外學習活動,如推行堆肥和回收計劃,參與維護公共區域,並將收成捐給弱勢社羣。又新加坡將永續發展融入各學科的正式課程,特別在地理和科學課程中強調永續議題和「基於地點的體驗學習」。同時,學校運用雨水花園等校園設施作爲「綠色校園」的教學資源,推動實踐式永續學習。

教育部近年來大力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計劃,與SDGs接軌,使大學的教學與研究能量,成功轉化爲支持臺灣地方創生與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也爲臺灣高等教育推動ESD奠定良好基礎。在今年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舉辦的永續教學實踐與成果競賽,參與教師數量創新高,其中許多教師將USR計劃或教育部的教學實踐研究計劃融入轉化型教育方法。政府與教育單位應進一步鼓勵並支持教師在ESD教學與實踐方面的努力,培養具備永續發展能力的新生代,使其成爲臺灣未來永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