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穎創「國際志工社」 把愛傳出去
出生於彰化農村的柯志穎,在家中排行老大,家中成員除了妹妹跟他,最重要的是從小便罹患小兒麻痹的父母。然而對志穎來說,他的父母其實就跟一般人的父母親沒有兩樣,因爲他的父母一直以來都給予兄妹倆人最好的呵護與教育,也致力不使他們感到自己的父母與其他同學的父母有一絲一毫的差異。
然而就先天身障的父母而言,要做到與平常父母一樣就是要付出加倍的關愛心,這也是激起柯志穎用做志工的大愛心回饋父母的原動力。
▲2009年柯志穎前往菲律賓擔任國際志工,訪察當地小學。(圖/柯志穎提供)
在父母無差別的愛中成長
在志穎還是小學生的時候,曾經也一度對於父母的異於常人感到不解,然而很快地,他便開始懂得體貼、照顧父母,並跟父母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不讓他們擔心。
柯媽媽說:「因爲外在與一般人有些不同,以前曾去參加志穎小學的運動會,結果發現有些同學會取笑他,爲了避免這種情形,日後對志穎的心裡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我們就儘量不出席活動,因此,一直以來,志穎也總是很獨立處理自己的生活瑣事。」
喜歡團體活動的志穎,從高中時就參加童軍團,跟着夥伴一起掃街,或是在聖誕節時挨家挨戶地拜訪人家,志穎說:「參加團體活動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我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有能力,不僅可以照顧家裡的人,也可以幫助更多周遭的人們。」
創立「國際志工社」回饋身障父母的關愛心
直到大一時,柯志穎又將助人的志工能力延伸到國外,並致力延續服務的精神,在南臺科大創立了「國際志工社」。志穎說,起先只是看到學校的一則資訊,希望可以隨學校出團到菲律賓去幫助當地改善資源落差,在服務的過程中感觸良多,他發覺:「儘管馬尼拉已經算是菲律賓的首都,但當地對於電腦知識的落後程度實在跟臺灣相差迥異,生活在臺灣,實在是太幸福了!」他們協助學校捐贈了二十幾臺的舊電腦到菲律賓去,希望可以藉此改善資訊落差。
志穎形容,他在服務的過程中曾經遇到一位連「滑鼠點兩下」這個動作都不會的當地老師,爲了教會他,志穎將自己的手靠在這位老師的手上,示範「點兩次」的感覺,結果這位老師果真學會了。這一幕在志穎心中久久難以忘懷,因爲他從沒想過,在菲律賓電腦使用的落後程度,竟是嚴重到這樣的地步。
回到臺灣後的志穎在老師的鼓勵之下,創立南臺科大國際志工社,從完全不會寫的企畫書開始琢磨,並且善用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取得資源,志穎認爲,「服務必須具有可持續性纔有意義」。於是,他從零開始創立社團,甚至從中學習領導比他年長的學長姐,另一方面也在校園中招募新血,希望更多同儕或學弟妹一起投入志工服務,他用行動讓所有團員瞭解:「當國際志工不是出國玩,而應是肩負服務的使命,用奉獻的僕人精神服務人羣。」這是他回饋身障父母關愛心的最好方式。
從鄉村裡的小男孩,轉眼變成領導許多團員的國際志工社社長,柯志穎用自己的志工行動成果爭取到出國學習服務的機會,也爭取到各種獎學金或是國外研習機會,憑着自己的積極進取,他在大三那年到荷蘭當交換生,也分別在大二、大三時申請得到泰國、匈牙利等國家的短期研習機會。
志穎的成長及轉變,最疼他的柯爺爺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柯爺爺笑着說:「能做的就多做,讀冊、呷頭路攏比種田有出息!」從小會跟着爺爺到田裡工作的志穎,默默培養了勤勞不懈的莊稼人精神,而在家人及師長的心中,志穎總是個不讓人失望的好孩子,因爲他懂得進取,也更懂得回饋,成爲長輩心中永遠的驕傲。
(看更多志工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