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候近四年,“AI四小龍”曠視科技IPO或終止

撰文 | 大衛

編輯 | 茶茶

11月12日,力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選舉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印奇爲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六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隨着印奇成爲力帆科技董事長,AI獨角獸公司曠視科技科創板IPO之路或將中止。曠視科技自2019年謀求赴港上市未果;其後轉戰科創板IPO,迄今已有1300多天。而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曠視科技)法定代表人已從印奇更換爲唐文斌。據知情人士透露,曠視科技的IPO註冊撤回申請已經被證監會受理,按照有關規則,監管層也已經原則上同意曠視科技終止其此次IPO的審覈,這一結果應該在近期內就會公佈。

01

3年半累虧近150億元

曠視科技誕生於 2011 年,三個聯合創始人分別爲印奇、唐文斌與楊沐,三者均出自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師從“圖靈獎”唯一的華裔得主、現代密碼學基礎的奠基人姚期智。

其中,印奇擔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他還曾擔任第 28 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曾連續三年入選《財富》" 中國 40 位 40 歲以下的商界精英 ",福布斯亞洲 30U30 青年領袖。

2011年,清華畢業的印奇飛往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在曼哈頓學習期間,與兩位清華同學唐文斌和楊沐共同創立了曠視。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2015年印奇中斷博士學業,回國繼續創業,而此時曠視科技也在多次嘗試後,終於找到自己的方向,從To C市場轉向To B市場。

這一年,正處在人工智能技術爆發的前夕。艾媒諮詢預計,2017—2021年中國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01.45%;估計2018—2022年中國AIoT(即人工智能物聯網)市場規模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爲30.49%;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估計,2014—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爲64.21%。

印奇的創業時間點巧妙地踩中了風口。曠視科技很快憑藉其AI人臉識別技術名聲大噪,並獲得聯想創投、創新工場、啓明創投、螞蟻集團等機構的投資。

據統計,2011年至2020年,曠視科技先後完成10次股權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19.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9.06億元)。最近的一次融資是在2020年9月,上海聯一投資中心以現金出資受讓曠視35.11萬股D-1輪優先股,佔股0.24%。

有了資本的助力,曠視科技迅速崛起。據IDC統計,2022年曠視科技的市場份額達到8.00%,僅次於商湯-W、海康威視、創新奇智。

而受益於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曠視科技與商湯、雲從、依圖並稱爲 AI 四小龍,在計算機視覺技術領域有深厚的積累,是市場上多數手機廠商的人臉識別技術供應商,備受行業和大的投資機構看好。公司曾在 2019 年 10 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也可見其行業地位和影響力。

2019年8月,曠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成爲最早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的AI企業,但是因爲營收結構單一、毛利偏低、財務狀況不佳、數據安全合規、宏觀經濟和市場穩定性要素等綜合原因,首次IPO以失敗而告終。

兩年後,曠視科技轉戰A股科創板,計劃通過IPO募集資金60.18億元,用於基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AI視覺物聯網解決方案及產品開發與升級項目、智能機器人研發與升級建設項目等,其中,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的金額爲12.6億元。其IPO申請於2021年3月獲受理,同年9月初通過上市委會議,9月30日便提交註冊。然而,在離資本市場僅差“臨門一腳”時,曠視科技上市之路卻卡在了註冊環節,始終未能獲得批文。

雖然身處朝陽行業,主營產品又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但是跟其他號稱“AI四小龍”的公司一樣,曠視科技面臨着連年虧損的問題,這或許是IPO的“硬傷”之一。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曠視科技的營收分別爲8.54億元、12.60億元、13.91億元、6.70億元,營收累計爲41.75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8.00億元、-66.43億元、-33.26億元、-18.65億元,累計虧損爲146.34億元。

截至2021年6月末,曠視科技累計未彌補虧損爲165.96億元。對於鉅額虧損,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稱,主要原因是優先股以公允價值計量導致的賬面虧損,以及公司正處於發展期,投入大量資源用於研究創新及市場開拓。報告期內,扣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不含優先股相關的衍生金融工具)損失後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分別爲5.32億元、12.62億元、14.04億元、9.39億元。換言之,扣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後,報告期內曠視科技累計仍虧損41.37億元。

除出現鉅額虧損之外,曠視科技的毛利率也持續大幅下降。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曠視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爲62.23%、42.55%、33.11%、34.45%,其間累計大幅下降27.78個百分點。同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爲63.16%、61.72%、59.57%、64.60%,穩定在較高水平。

持續虧損之下,曠視科技的“造血”能力羸弱。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曠視科技的經營現金流淨額分別爲-7.47億元、-15.91億元、-10.33億元、-6.90億元,累計淨流出40.61億元。

由於曠視科技公開披露的財務數據仍停留在2021年,2021-2023年的業績情況還是個未知數。

2022年6月14日,剛剛更新完2021年度財務數據重新恢復IPO註冊推進的曠視科技,又迎來一則噩耗——年僅45歲的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因突發疾病而搶救無效於當日凌晨去世。作爲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對於曠視科技而言可謂舉足輕重。

在註冊推進的關鍵時期,企業最核心的技術人員離世,這也給曠視科技IPO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02

關聯交易、數據合規問題

除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曠視科技還在數據安全、關聯交易上存在諸多問題,這也成爲獲得批文的“攔路虎”。

從股東結構上來看,螞蟻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API(Hong Kong)Investment Limited(以下簡稱“API”)持有曠視科技15.08%的股權,爲曠視科技第一大股東;阿里集團通過淘寶中國間接持股14.33%,爲第二大股東。阿里系合計持有曠視科技29.41%的股權。

2017年5月,曠視科技創始人持股平臺將其合計持有的150.09萬股股份以1.33美元/股的價格轉讓給API。同年7月,C1輪融資中,曠視科技股權的融資價格則爲10.4美元/股。

此後,2019年4月,曠視科技創始人持股平臺再次向API轉讓合計149.34萬股,轉讓價格爲1.33美元/股。而同年1-4月的D1輪融資中,曠視科技的股權融資價格爲28.48美元/股。兩輪股權轉讓價格均低於融資時的股權價格,由此也引發了對雙方利益輸送的質疑。

對此,上交所在首輪問詢中要求曠視科技說明“低價轉讓的背景原因及其合理性等”。而曠視科技到目前爲止並未給出回覆。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也是曠視科技一直未能獲得證監會註冊認可的主因。“監管層對於曠視科技此番IPO最大的爭議都主要集中在其業績問題和與螞蟻集團、阿里集團等敏感企業的關係和合作協議上,證監會早前對其在註冊環節中的幾輪問詢中,焦點問題皆集中於此。”

同時,在業務上,曠視科技還與阿里系公司存在業務往來。報告期各期,曠視科技與阿里巴巴集團及其控制的公司的交易金額爲48.49萬元、12.03萬元、18.57萬元和60.89萬元;與螞蟻集團及其控制的公司發生的交易金額分別爲2566.62萬元、941.15萬元、2.22萬元和0元。2018年,螞蟻集團爲曠視科技的第二大客戶。

另外一點,AI行業目前整體面臨着一些倫理道德以及數據安全風險。在首輪問詢中,上交所也緊盯曠視科技數據合規問題,要求其說明核心技術應用的數據合規性、對外提供產品或服務中(若涉及數據採集運用)數據來源的合規性以及結合相關公開報道說明數據的合規性等。

儘管IPO受阻,但曠視科技正在尋找另一條商業化之路。此次,印奇出任董事長之前,還通過旗下公司成爲力帆科技的重要股東,入股力帆科技成爲曠視科技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有助於推動其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商業化進程。

關注“摩斯商業”,設爲⭐星標,進入有趣的商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