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科技IPO首輪問詢披露 AI企業或面臨數據合規挑戰
5月28日晚間,曠視科技披露了科創板首輪共計560頁的問詢答覆,其中涉及到了數據合規及科技倫理方面的問題。
上交所要求曠視科技說明其技術、業務及產品(或服務)中涉及到數據採集、清洗、管理、運用的具體環節,以及不同環節涉及的數據的具體類型,文字、圖像、視頻等具體情況;相關數據來源和合規性;保證數據採集、清洗、管理、運用等各方面的合規措施;以及至今面臨的數據合規方面的訴訟或糾紛等。
這是曠視科技第二次衝擊上市,而其IPO的曲折之路或也與其面臨的個人數據及隱私安全性問題有關。
就在曠視科技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3天后,“315晚會”揭露商戶違規採集人臉,引發社會對人臉識別濫用的擔憂。此前,因被指通過視頻監控識別學生的一舉一動侵犯隱私,以及李開復“口誤”事件,曠視科技兩度受到公衆質疑。
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獨角獸企業們曾藉此東風嶄露頭角。但浪潮過後的落地應用讓不少公司栽了跟頭。隨着濫用人臉識別的安全隱憂日漸凸顯,企業面臨的監管與合規挑戰也將緊隨而至。
首輪問詢關注數據合規
曠視科技全名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創立於2011年,以人臉識別、物品識別檢測爲大衆所知。在國內計算機視覺領域,與商湯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並稱“AI四小龍”。據IDC統計,曠視科技在2019年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中佔15.2%,僅次於商湯科技排名第二。
5月28日晚間,曠視科技披露了科創板首輪共計560頁的問詢答覆,其中涉及到了數據合規及科技倫理方面的問題。
根據招股說明書,曠視科技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中包括系統層及算法層,涉及數據的處理、清洗和管理能力,算力的共享、調度和分佈式能力,以及算法的訓練、推理及部署能力。
因此,上交所要求曠視科技說明其技術、業務及產品(或服務)中涉及到數據採集、清洗、管理、運用的具體環節,以及不同環節涉及的數據的具體類型,文字、圖像、視頻等具體情況;相關數據來源和合規性;保證數據採集、清洗、管理、運用等各方面的合規措施;產品(或服務)中涉及到用戶的個人數據的情形和場景,該等數據的運用、管理及其合規性;以及至今面臨的數據合規方面的訴訟或糾紛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覆中,曠視科技對此前一篇揭露售樓處人臉識別的新聞報道作出了迴應,該報道曾引發社會對規範人臉識別用途的大規模討論。
報道指出,各地有多家房企售樓處安裝了由曠視科技生產的攝像頭,對來訪人員進行人臉識別和“無感”抓拍,以區分客戶來源並給予不同的優惠政策。
但曠視科技否認了曾有過數據合規方面的訴訟或糾紛。針對該報道,曠視科技稱其僅爲產品提供方,並非相關個人信息的收集者和使用者。公司既未參與該等人臉識別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也無法接觸、處理(亦從未接觸和處理)相關數據。且公司與前述某第三方簽訂的合作協議中已明確要求,該等第三方及其客戶應“以合法方式使用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已獲得被收集個人信息主體的明示同意等),不以任何違反法律或侵犯第三方合法權利的方式使用曠視產品。
因此,曠視科技認爲,報道中作爲所涉人臉識別系統的搭建者、控制者的企業,才應自行對其相關行爲負責。
曲折上市之路
曠視科技的IPO之旅從2019年8月25日開始,公司第一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一個多月後,美國商務部將包括曠視科技在內的28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曠視科技最終未於上市申請材料有效期內完成港股發行上市,並在2020年5月改道內地A股上市。
曠視科技IPO的曲折之路或也與其面臨的個人數據及隱私安全性問題有關。
3月12日,曠視科技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3天后,“315晚會”揭露科勒衛浴、寶馬4S店等商戶違規採集人臉,將公衆的目光聚焦於人臉識別濫用風險之上。
在曠視科技的招股書中,列舉了幾十項捕捉、檢測、識別人臉的專利,但對於外界關注的如何保障人臉識別數據採集處理安全等問題,並未給出正面的迴應。曠視科技表示,其正斥資200萬研發人工智能安全與倫理研究中心項目,將“建立一套相關的AI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機制,有效解決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問題”。
同時其提醒,儘管公司在不斷強化信息系統的安全建設,但仍可能因爲遭到惡意軟件、病毒、大規模黑客的攻擊,或由於員工的管理與處置不當等造成信息泄露、損失。
這也許是在後續的問詢中,上交所要求曠視科技針對數據合規方面做出充分合理答覆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曠視科技的用戶隱私危機在幾年前就已初現端倪。2019年9月,一張帶有“MEGVII曠視”圖標、視頻監控學生課堂一舉一動的圖像被指侵犯隱私。圖片顯示,該技術能針對學生的面部特徵進行分析,識別舉手、玩手機、睡覺、聽講、閱讀等行爲。曠視科技迴應稱,網傳圖片僅爲技術場景化概念演示,其面向校園的產品主要用於保障學生安全。
2020年9月,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的一句“曾幫助曠視科技公司找了包括美圖和螞蟻金服等合作伙伴拿到人臉數據”,再次捅了馬蜂窩。儘管李開復當即向三家公司道歉,澄清系自己口誤;螞蟻集團官方發聲,從未提供任何人臉數據給曠視科技;曠視科技也表示,不掌握也不會主動收集終端用戶的任何個人信息,但公衆的不信任感已進一步加劇。
監管與合規的挑戰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據IDC數據,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市場規模達28.9億美元,包括硬件在內,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美元。到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127.5億美元,2018-2024年複合增長率達39.0%。其中,計算機視覺是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的重要構成部分。2019年全年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超14.5億美元。
“AI四小龍”等獨角獸企業曾藉此東風嶄露頭角,經過前期的概念炒作、技術積累、投融資熱潮,於2020年前後步入深水區。
然而,過去“趕集上市”的人工智能企業卻紛紛折戟IPO。除了曠視科技和雲從科技,後者此前因“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而中止審覈,直到6月2日恢復,目前審覈狀態爲“已問詢”。商湯科技還沒有披露上市計劃,依圖科技於3月11日突然主動申請中止IPO,雲知聲、禾賽科技等企業則已終止上市。
隨着濫用人臉識別的安全隱憂日漸凸顯,企業面臨的監管與合規挑戰也將緊隨而至。
在國家層面,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個人信息安全規範》早已明確規定,人臉信息屬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也屬於個人敏感信息,收集人臉信息時應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授權同意。尚處於審議階段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第27條也對人臉識別有專門的規定,要求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採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取得個人單獨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4月23日,《信息安全技術人臉識別數據安全要求》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的徵求意見稿出臺,指出收集人臉識別數據時應徵得明示同意,不得利用人臉識別數據評估或預測數據主體工作表現、經濟狀況、健康狀況、偏好、興趣等情況。
此外,在公共場合收集人臉識別數據時,國標要求設置數據主體主動配合(指要求數據主體直視收集設備並做出特定姿勢、表情,或者通過標註“人臉識別”的專用收集通道等)人臉識別的機制。如果開發商希望存儲人臉圖像,則要經過數據主體單獨書面授權同意。這些規定的出臺,都將防範人臉數據在不知情的時候被收集,保障數據主體的知情同意權。
多地亦各自規範在售樓處、商場、小區物業管理等場景下的人臉識別應用。
4月26日被提請審議的《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擬規定,物業服務人員不得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設施設備,以保障業主對共用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權。
3月12日,爲防止公共場所監控圖像的不當採集而嚴重侵犯個人隱私,《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限制了安裝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的範圍,並且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採獲的信息非法進行基於人像、人體及車牌等敏感信息的個人身份識別;要求人像、人體及車牌等敏感視頻圖像信息用於公共傳播時,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應當對涉及當事人個體特徵、機動車號牌等隱私信息採取使特定個體無法被識別,且不能復原的保護性措施。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