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環境教育「外星寶寶」深植人心

環境部表示,春節期間可能會造成垃圾增量10%至13%,呼籲民衆加強資源回收。其實早期在推動垃圾分類時的環境教育,最爲人印象深刻的是「外星寶寶」資源回收筒,但後續因體積大、清運不易等因素而停止。

各縣市春節垃圾清運於初四(2月13日)起陸續啓動。根據環境部統計,以去年爲例,平均每月垃圾清運量約41.7萬噸,春節當月可達47萬噸,增量約10%至13%,因此呼籲民衆加強資源回收。

其實現在民衆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垃圾分類知識,但在早期臺灣卻被稱爲「垃圾之島」,是經過數10年的努力,搖身一變成爲全世界資源回收的前段班。

根據環境部資料,在轉型的過程中,最爲人津津樂道的環境教育就是「外星寶寶」資源回收筒,當時是由汽水公會成立的惜福基金會自荷蘭進口。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組長曹芝寧告訴中央社記者,當初還是網路不發達的年代,在辦理「外星寶寶命名活動」時仍要求以寄送名信片的方式辦理,而民衆也熱情響應「真的是雪片般飛來的名信片」,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印象深刻。

然而,曹芝寧指出,由於外星寶寶在重量上過重,要清運資收物並不方便;另外體積龐大,因此能設置的地方並不太多,最終實施未滿1年,就將外星寶寶送回荷蘭。

不過,曹芝寧指出,後期在推動資源循環時,還是會依照外星寶寶的概念,如以顏色區分回收物等;經歷過外星寶寶階段的學童現在也都長大成人,對垃圾分類也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對於後期推動相關政策仍具有正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