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已成當地樣板校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對西藏來說,致力於當地教育水平的提升是一項重要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於2014年率先開展“組團式”教育援藏。2016年,北京“組團式”援藏模式得到中央肯定,由北京投資建設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更是成爲全國“組團式”教育援藏起始校和樣板校。

截至2023年8月,北京市共選派“組團式”教育人才299人(339人次),走在各對口支援省市前列。對口援建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拉薩市北京中學被評爲自治區首批示範高中;拉薩市實驗小學被評爲自治區民族團結模範學校,成爲拉薩教師認可的優質學校、西藏羣衆滿意的學習基地。

2024年8月30日至3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拉薩堆龍德慶區第五幼兒園等,實地瞭解北京教育援藏爲當地帶來的改變。

心裡藏着支教情結他援藏6年成爲名校校長

位於西藏拉薩市中心地段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是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學,始建於1978年。2014年,學校正式更名爲“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北京市共爲該校投入資金2.5億元。

8月30日,北青報記者在校內見到了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校長樑新。今年42歲的樑新來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多年前心裡就有支教情結。從2004年工作開始,只要一有支教機會他就報名,但因爲擔任的工作任務較重等原因,一直未被批准。2018年7月,北京市教委選派新一批援藏幹部,樑新得知消息後立即報名。經過爭取,這次他獲得允許。

“我對西藏很嚮往,一直想來這裡。”樑新告訴北青報記者,根據上級安排,他來到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擔任德育副校長,“來到這裡發現,學校的硬件建設和師資力量比我想象中要好得多,學生特別樸實。現在想想,前幾任的援藏幹部和老師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面對着青藏高原的新工作,樑新對學校的情況先是進行一番摸底,一段時間之後做了一個三年規劃。

樑新發現校內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隨處可見學生放置的飯盆,既不衛生也不雅觀,這在北京的學校內很難見到。從學校相關人員處得知,宿舍和教室都不允許學生擺放飯盆,而且校內也沒有公用餐具。後來,樑新要求學校食堂提供公用餐具,解決了這一亂象。

樑新還在學校內進行節糧教育,告訴孩子們吃飯一定要吃飽吃好,但是不能浪費。一週之後,學生們非常自覺,都會按照自己預估的飯量打飯,沒有出現飯菜亂倒的現象。這在當時出乎了本地老師的意料,飯桌上一個專門用來盛放多餘飯菜的鐵盤子也隨之撤下。

樑新認爲培養學生的能力非常重要,於是指導學生們在校內組建學生會和學生社團,讓孩子成爲老師的助手。

“學校不缺大樓,缺的是老師們意識的轉變。”樑新認爲,應該對學生能力方面多加培養,相信孩子們可以做得更好。“經常在腦海中問自己,如果我是校長,這個學校應該怎麼發展。”

時間一長,樑新覺得很難離開學校的師生,於是在2022年毛遂自薦提出擔任學校的校長一職,最終得到上級部門首肯。

樑新認爲,北京援藏工作對當地教育發展,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有明顯的帶動作用。“我想讓學校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改變,這一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援藏教師潤物無聲當地開始重視學生能力培養

2022年7月,在北京第十中學工作的宋東明來到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擔任副校長,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開學第一件事,我就進入課堂聽課,從中查找老師們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宋東明發現,部分老師經常採取封閉式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們回答“是”“不是”。指出問題之後,不少老師做出了改變和調整。

另外,宋東明還帶領老師進行教學科研工作,並推動西藏拉薩和北京的老師結伴交流互動。今年以來,組團式援藏在教育方面也在升級轉型。上一學期,拉薩北京實驗中學30名學生前往北京燕化附中進行爲期兩個月的訪學。孩子們在這一活動中既開闊了眼界,也增長了更多的文化知識。

“學校內此前開設有宏志班,隨着經濟的發展,決定更名爲初中的雛鷹班和高中的翱翔班,這說明了援藏工作的轉型。”宋東明介紹,從輸血到造血的改變,她和援藏的同事必須爲學校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拉薩當地教師參與管理工作。

高中地理老師白瑪曲吉從2015年來到拉薩北京實驗中學,見證了學校的發展歷程。

“每次從校園裡走過,看到很多個角落都有學生在看書,我很欣慰。”白瑪曲吉說,在教學方法上,學校裡更重視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最初做教學設計的時候,援藏老師手把手教我們,嚴格把關,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的細摳,符合要求之後才能上講臺。”白瑪曲吉說,剛開始她一個人站在講臺上灌輸式講解,後來根據援藏老師指導,增加互動環節,轉變爲部分測試的內容由學生到講臺上先講,然後她再分析所講內容的對錯。學生們的成績變得越來越好,講話也變得自信了,“這背後與援藏老師的幫助分不開。”

達娃曲西是拉薩北京實驗中學雛鷹班的初中二年級學生,她與北京的中學生結爲筆友,定期通信。2023年10月,她和同學一起參加了前往北京學習交流活動,走進北師大燕化附中的校園與同學們一起讀書,獲得了特別的學習經歷和體驗。“感謝北京人民給我們的幫助,我長大後,希望成爲一名捍衛法律尊嚴的律師。”她說。

據悉,通過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的深耕細作,拉薩北京實驗中學中高考均取得優異成績,高考成績由2015年的本科率41.55%、重本率9.74%提升到了2024年的本科率97.53%,重本率81.59%。十年來,本科率增長近56個百分點,重本率增長近72個百分點。

援藏教師大膽探索和實踐小學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

北青報記者採訪期間瞭解到,北京的援藏教師不但關注拉薩當地孩子的學習和身體素質,也開始在小學內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

作爲北京市教育援藏工作的主要窗口,拉薩市實驗小學成立了海淀區進修學校“王玉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於2023年8月15日舉行了掛牌啓動儀式。

海淀區進修學校心理教研員王玉萍和2022年就來到拉薩市實驗小學的副校長林潔(來自北京玉泉小學,北京市心理健康學科骨幹教師),一起關注拉薩市實驗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

工作室成立以來,副校長林潔就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經常利用電話、視頻等形式,和王玉萍進行線上交流溝通,並請王老師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督導和指導。

林潔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採用講座法、認識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爲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力,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學校開通的心理諮詢箱,打通心理通道,解決了心理困惑。

另外,林潔還開展了針對教師和班主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相關研究與工作。2023年10月爲數學和藝體教研組開展《體驗而已——教師情緒調適》的心理工作坊,幫助教師獲得動力和幸福感,提高教師的心理應用能力和溝通能力,促進教師心理健康,幫助教師瞭解學生的心理,採取更好的溝通技巧和教學方法。

北京投入援藏資金4000餘萬幫34所幼兒園改善設施

作爲第九批、第十批援藏幹部,趙金亮先後在堆龍德慶區城管局、堆龍德慶區發改委掛職。“十四五”期間,趙金亮和同事積極爭取援藏資金,爲堆龍德慶區34所幼兒園推進校園文化提升項目。

8月31日,北青報記者跟隨趙金亮來到堆龍德慶區第五幼兒園採訪。該園負責人格桑德吉介紹,幼兒園在2020年11月建園,有200多個孩子,是一個多民族幼兒園。2021年,被選爲北京援藏項目的支援點之後,隨着資金的注入,園內設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北京門頭溝的相關幼兒園也會在軟件方面提供支持,雙方經常開展交流活動。

“北京援藏資金給我們帶來極大幫助,足球場地、攀爬牆、室內大屏幕以及教育教學課件、孩子們的小沙發等,都由援藏資金購買。”園長格桑德吉說,她從堆龍德慶的區小學考入浙江紹興的“西藏班”讀初中,從河北師範大學畢業之後回到家鄉成爲老師,已經工作16年了,幾年前調到第五幼兒園工作,“國家培養了我,我也要培養下一代。這就是我的初心。”

趙金亮補充介紹,幼兒園校園文化提升項目總共涉及堆龍德慶區34所幼兒園,共投入援藏資金4000多萬元,其中第五幼兒園得到了170萬元資金的援助,除去該園之外的另外33個幼兒園也得到了類似的支持。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從2014年以來,北京共選派299名教育人才來到西藏,也有部分人才申請延長了援藏時間。拉薩多個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得益於一批批教師的無私奉獻,他們的成績有目共睹,正在雪域開花結果。

文/本報記者董振杰統籌/孫慧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