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不是校園高溫解方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暖化全國高溫屢破新高,校園電風扇失靈,幾年前雙北、桃園就開始以全面冷氣作爲市政亮點,本週蘇揆拍板,以前瞻計劃,提出全國國中小2年內全面裝冷氣,問題是,這樣的「解熱方法」是不是氣候調適與永續的方案,需要大家思考。

有人計算全國中小學約有10萬間教室,全國國中小裝設冷氣後,用電尖峰負載爲10萬間教室440MW,將近一部燃煤機組發電量臺灣電力高達8成來自化石燃料,製造大量空氣污染溫室氣體,臺灣的能源結構可說是非常「髒」,而再生能源需要大量土地,中火二號機已經重啓,在炎炎夏季燒起熊熊烈火,不管是中火、全臺火力電廠或鄰近居民,都會是蘇揆一拍腦袋訂下的「冷氣政策」的受害者,尤其是發育尚未健全的兒童,更容易在冷氣與髒污環境共伴中種下疾病的因子

2015年臺灣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規定能源、製造、交通、住商、農業、環境六大部門減碳責任,而學校不屬於其中任何一個部門,形成有間接排放二氧化碳,但沒有被計算在全國排碳量的「碳泄漏」。全國國國中小裝設冷氣後,保守估算每年使用7040萬度電,依能源局公佈之107年度電力排放係數,將造成將近4萬噸二氧化碳的碳泄漏。

臺灣近十年每年平均升幅爲0.2度,而冷氣看起來也是最快而有效的室內降溫方式,但冷氣是排放二氧化碳最多、只會加劇全球暖化的方案,且會形成惡性循環。一個經常把永續發展、永續校園掛在嘴邊的國家,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卻輕易的採取了污染最大的氣候調適政策,何等諷刺。

全國超過3000所國中小,各校都有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有的種樹多,有的種樹少,有的在風口,有的在山陰處,有一些學校自己用屋頂苗圃、灑水方式降溫,或自己DIY隔熱,有些低樓層不會直接曝曬在太陽下的教室,也不一定有裝設冷氣的需求,不知蘇揆政策是強制性或是自願性裝設冷氣?少子化後的教室空間更寬鬆,真的每間教室都有需要?這樣的政策完全不符合《溫管法》「共同但有差別的原則」。

根據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40%的樹冠覆蓋可以完全抵消柏油水泥路面的輻射高溫,與完全沒有樹的路面溫差高達5度以上;校園屋頂裝設太陽能板也可以讓頂樓溫度下降3~5度,這些都是更好的氣候調適方案。蘇揆的冷氣補助政策使用前瞻經費撒幣,看似皆大歡喜,人人空調吹,但完全無法引導校園的低碳轉型,成爲最糟的環境教育負面教材。冷氣不是氣候時代的解方。(作者謝英士爲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高思齊資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