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最強手機LG V30+搶先玩:強悍影音效果讓人印象深刻

▲LG 在臺發表 LG V30+,迴應會努力於今年底在臺推出。(圖/記者洪聖壹攝)

記者洪聖壹/臺北報導

如果你還是覺得 iPhone X 太貴、Galaxy Note8 太大、華爲Mate 10 Pro 還要再想一下,那麼現在市場上即將多了一個新的選擇,該款手機擁有LG最高等級的OLED面板,6 吋熒幕放在 5.5 吋機身當中、高通S835的效能、不一樣的雙鏡頭,還可隨手拍攝高階電影,而且 B&O 音效又再升級,是 LG 有史以來最吸引人的手機,這款國內外媒體高度評價的 LG V30+ 現在引進臺灣,《ETtoday新聞雲》初步體驗手機三大特點功能,提供給讀者參考。

▲LG V30+ 提供合手的大小、不一樣的雙鏡頭、更好看的熒幕。(圖/記者洪聖壹攝)

延續 LG G6 的設計,LG V30 同樣沒有 HOME 鍵、提供 18:9 的 FullVision Display OLED 面板,解析度爲 2880X1440,亮度高達 538ppi,實際放在大太陽光底下,熒幕內容仍然相當清楚。

▲LG V30+ 亮度高達 538ppi,實際放在大太陽光底下,熒幕內容仍然相當清楚。(圖/記者洪聖壹攝)

這是記者第二次深度接觸 LG V30 系列產品,LG V30+ 大致上就是 ROM 提升到 128GB,不過由於現今還未有任何拆解報告釋出,因此確實內部結構做了什麼改變?還不曉得。可以確認的是硬體規格都跟 LG V30 相同,都是搭載高通 S835 行動平臺、4GB LPDDR4 RAM,還能透過插入 microSD 卡擴充儲存空間

▲LG V30+規格大致上與 V30相同,差別在提供 128GB 儲存空間。(圖/記者洪聖壹攝)

拍攝效能也是相同,採用一顆 1600 萬畫素標準鏡頭,透光材質改爲玻璃材質、光圈 F1.6,另一顆爲 1300 萬畫素廣角鏡頭、光圈 F1.9,兩相搭配可以拍出 LG 旗艦機獨有的超廣角拍攝,實際拍攝過程中,戶外光源充足的前提下,跟其他品牌廠的手機拍攝結果都差不多,也擁有 LG 獨特的色調、但是到了室內拍照,或許由於標準鏡頭光圈有效提升的關係,拍照成果相當讓人滿意:

▲LG V30+採用一顆 1600 萬畫素標準鏡頭、光圈 F1.6,另一顆爲 1300 萬畫素廣角鏡頭、光圈 F1.9。(圖/記者洪聖壹攝)

▲主鏡頭實拍。(圖/記者洪聖壹攝)

▲▼主鏡頭風景實拍。(圖/記者洪聖壹攝)

▲低光源食物近拍。(圖/記者洪聖壹攝)

▲▼自拍美肌效果依序爲無、3與最高。(圖/記者洪聖壹攝)

當然手機的拍攝功能相當豐富,光是拍攝模式就有 15 種選擇,包括 LG G6 開始提供的 Snap 拍攝、匹配拍攝、網格拍攝等雙鏡頭搭配自拍鏡頭的特殊應用。

不過這次提供了一個相當實用的專業電影錄影模式,LG 稱它爲Cine Video,啓用之後,還可以選擇浪漫、美化、暑期大片、浪漫喜劇紀錄片戲劇、歷史、神秘、黑色電影、古典通俗劇、恐怖倒數、流行藝術等多種電影拍攝模式,每一種模式還可以自行調整強度,還可以搭配 Point Zoom 的功能,透過慢速的 Zoom in 與 Zoom out 等定點縮放方式,帶來流暢的運鏡效果,記者隨手拍攝一段 model 走路影片、隨意套上濾鏡,分享如下:

▲▼LG V30+ 內建Cine Video拍攝功能,實際啓用之後套上「浪漫喜劇」濾鏡,然後搭配 Point Zoom 的功能拍攝成果。(圖、影片/記者洪聖壹攝)。

影音效果方面,LG V30+ 這款手機的熒幕不管是色域還是色彩對比,都提供相當迷人的顯示效果,至少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不過這次在音效方面,LG V30+ 與 LG G6 雖然一樣配備 Hi-Fi Quad DAC 晶片、搭配 B&O 品牌加持下,再插入耳機之後可以開啓 Hi-Fi Quad DAC 之外,還可以進一步調整標準、增強、清晰、現場、貝斯聲音模式,同時可以透過三種不同的數位濾波器(更立體的聲音、更自然的聲音、更清晰的聲音)來提升聲音音效。

▲▼LG V30+ 隨附B&O耳機,開啓 Hi-Fi Quad DAC 之外,還可以進一步調整發聲模式,同時可以透過三種不同的數位濾波器聲音效果。(圖/記者洪聖壹攝)

一直以來,LG 電子行動部門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一直都不討喜,不過這款 LG V30+ 走在現今 18:9 全熒幕的前端、超薄機身,加上讓人印象深刻的影音體驗與室內拍攝效能,唯一需要加強的可能就是手機還是使用 4GB RAM 可能在遊戲效能上會差搶人意

LG V30+ 共有異想紫、奇幻銀、神力黑與魅影藍四款,臺灣則是優先推出異想紫與奇幻銀兩款。目前 LG 臺灣還未確認 LG V30+ 的正式上市時間、合作通路跟最重要的資費售價,僅透露會盡量趕在 12 月中下旬,也就是耶誕節前夕推出,不過會先在全臺特定地點跟臺北資訊月開放消費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