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後12682 優勝劣敗淘汰賽

文/洪寶山

美東時間7月24日COMEX黃金睽違11年首度站上1900美元,今年以來上漲24.77%,從2018年開啓美中貿易戰以來,COMEX黃金累積45.6%漲幅,自2月28日見刊(1018期)的「全球理財觀」專欄就白紙黑字的提示到:「市場對於這次疫情的擔憂情緒增溫,避險需求增加,當然還有對美國中國兩大央行的降息預期,醞釀了金價機會挑戰1800美元關卡,甚至二千美元的整數關卡。十年一次的大行情,當然不能眼睜睜的溜走。」

COMEX黃金站上1900美元關卡

既然是十年一次的大行情,本欄就時不時的耳提面命的提示,幾乎是每個月的追蹤COMEX黃金的最新觀點,相信只要是本欄的忠實讀者,這場天災人禍(COVID-19疫情與中美貿易戰)百年難得一遇亂世,千載難逢的「金」牛,利用元大S&P黃金ETF(00635U),您一定是賺得盆滿鉢滿,開心的笑不攏嘴,面對7月28、29日的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截至7月27日金價已突破2011年1921美元的歷史高點,接下來是先回落整理,還是二話不說,直接油門踩到底,直衝二千美元大關?

避險資金「棄美元、就黃金」

關鍵就在美元指數。作爲全球的結算與儲備貨幣,美元是二戰之後的避險貨幣,特別是取消金本位後,但是這次美國的防疫成果實在是出乎市場意料之外的差勁,表現得跟第三世界國家的巴西、印度差不多,以至於避險資金「棄美元、就黃金」,再加上美國的COVID-19確診人數已經突破四百萬人,近十五萬人死亡,連續十八週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超過百萬人,儘管美國勞工局的失業率不計入無薪假人數,但聯準會跟華爾街心裡雪亮着,這麼多人失業,經濟能好到哪去。

這波疫情主要受到打擊的是資產負債表不佳的企業個人,如果再加上現金流量出現斷流,那就是窒息式的經濟斷崖,所以這波經濟衰退跟2007至2008年的金融海嘯不同,當年衝擊是針對大企業,跟這波針對個人與中小企業不一樣,所以纔會出現類似FAANG尖牙股竟然能夠領先創疫情之後的歷史新高,並帶領那斯達克指數創歷史新高,因爲這是一場優勝劣敗的全面淘汰賽,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甚至是國家,一步錯,就有可能把累積多年的優勢給抹平了。

而美國的COVID-19確診人數還在飆高,對照美元指數正好自3月23日的103.01高點開始走貶,截至7月24日爲止創94.32波段新低,如此高度的相關性,給了美元指數最佳的前瞻指引。

美元指數M頭型態確立

幾乎可以預期聯準會只有加大寬鬆貨幣政策或是維持不變的選項,尤其是剩下三個月就要舉行美國總統大選,一般來說聯準會都會提前半年進入到中立觀望的立場,但今年疫情嚴重,請領失業金人數衆多,所以不排除聯準會釋出鴿派的利多,有利股市跟黃金。

但美元指數可就不同了,跌破94.77點關卡後,幾乎可以研判長達五年的M頭型態確立,就差跌破下方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原始上升趨勢線支撐,一旦失守90點整數關卡,則下方几乎沒有什麼重要支撐可守,恐怕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下探80點關卡,這是下半年金融市場最大的風險。

還記得2015年8月的離岸人民幣從6.2205元兌一美元貶到6.5939元,單月貶值6%,當時的道瓊指數單月收盤跌了6.57%,臺灣加權指數從8636高點跌到7203低點,共跌16.59%,當時氣氛相當恐慌,今年的八月有沒有可能歷史重演?

美中針鋒相對再升級 外交戰之後貨幣戰

自從港版國安法上路後,美中的外交戰就互不相讓,繼1999年美軍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之後,今年美中互關大使館,是40年來美中關係最惡劣的一刻,市場傳出在年初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達成後的半年,雙方貿易談判代表將碰面檢討實際執行情況,所以8月15日很有可能是一個雙方緩頰的機會。

不過,這也表示在8月15日之前,美中互秀肌肉的針鋒相對還會再升級,這波外交戰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月23日發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重大中國政策聲明,代表不管美國誰當選下任總統,美國已經定下改變中國政權的政策目標,未來兩強的外交衝突從香港、南海、臺海北韓,將成爲世界三大火藥庫當中最有可能擦槍走火的區域,外交戰之後不排除是貨幣戰。

7月31日蘋果將公佈財報,市場關注在5G的iPhone 12何時亮相,最新的小道消息是9月8日秋季發表會中亮相,對此消息大立光的股價反應平淡,不知是否大立光的業績還要多等一至二個月纔會出現轉機?

擺脫12682魔咒 許多股票早已創新高

不過就時間上,註定大立光將接棒臺積電成爲下一個臺股的多頭護國神山,對於臺股在7月27日突破12682的歷史前高之後,蘋果三王的股王有機會成爲臺股後12682的多頭指標,值得密切追蹤。

市場必然會針對後12682時代做辯論,「崩盤論」vs.「新起點」兩派恐怕會僵持一陣子,簡單說,經過三十年的長期配股配息,其實很多股票早就創歷史新高,擺脫12682魔咒,當年是由金融+資產股拉上去的,而現在的臺股是電子當家,而且當年是齊漲齊跌,現在是輪漲模式,以前是炒作不看本益比,現在臺股的高股息殖利率吸引外資來長期持有,所以就本質上來看,加權指數還是有挑戰新高的實力。

貨真價實的業績成長股 將更受追捧

但是正因爲不是齊漲齊跌的行情,操作難度高,自從2000年之後,臺股每次挑戰新高都採用輪漲結構,長達20年的套牢經驗累積,得出一個心得:「最好的股票負責殿後掩護出貨,當大型績優股高位漲停板的樂觀氣氛出現時,就是高點」,也因此偏空派必然以7月28日臺積電的二度漲停、金融塑化生技等大跌爲由,發出看空的警語

不過撐過了八月半年報的考驗後,市場對於貨真價實的業績成長股,特別是具備世界性競爭力的公司,將會更加地認同與追捧,到時候就有如美國的FAANG股一樣,單靠少數幾支藍籌股就足以推升臺股持續創新高,這是跟三十年前的12682高點與近20年來的每次波段高點的最大不同之處。

紅色供應鏈崛起茁壯 臺廠最大威脅

要如何解讀後12682的臺股局勢呢?今年不單單有疫情的影響,而且還有美中關係惡化,可以說外部環境相當惡劣,企業與個人都面臨一場嚴酷的淘汰賽,很自然在經濟衰退的年代,資金會選擇最安全的避風港停靠,因此產業的龍頭是最佳的選擇,但是從緯創的崑山廠賣給立訊,臺廠最大的威脅仍是紅色供應鏈的崛起與壯大,因此在選股上,就必須比照外資的眼光,把兩岸三地同產業的股票擺在同一個選股基準上比較,如此才能分出優劣高下,簡單說,這是一場贏家全拿的格局,第二名喝湯,第三名將面臨淘汰的威脅。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1040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