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馬凱:打破悶經濟別無良方
文/馬凱
最近國內一窩蜂高談闊論如何打破悶經濟,個個口沫橫飛講得頭頭是道,宛如「悶經濟」是忽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新挑戰。
這個景氣低迷、出口不振、成長率下滑、薪資倒退十六年的所謂悶經濟,其實一點也不新鮮,正是二十年來我們的一連串錯誤思維形成錯誤政策一點一滴積漸而成。
再加上五年前開始,中國大陸一意要關閉做爲經濟主引擎的世界工廠,自貽伊戚的同時,賈禍江東,讓臺灣經濟發展模式橫遭摧殘,經濟成長的命脈忽然斬斷,又經過五年,逐步醞釀、發酵,終於炮製而成。
因此不但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可以懸崖勒馬,幡然改正,而且命脈斷絕的大禍,也有五年的時間未雨綢繆、另謀出路。
然而我們不僅沒有智慧早見禍端,也漠然無覺大禍臨頭,因而未曾採取任何調整、改錯、防患措施,一直到深陷悶經濟之中,才羣起鼓譟、爭取奇計。
但十年之病,要求三年之艾,連病因何在都懵然不知,又開得出什麼起死回生的妙方?
儘管如此,臺灣尚未到羣醫束手的絕境,眼前就有一帖可以立即回春的靈丹。這就是我們鼓吹已逾五載的自由經濟區。
五年鼓吹,兩年前經濟部採納,卻搞成個不倫不類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將現成的自由貿易港區,連接現成的保稅區,成爲一個虛擬實境但全無新意的噱頭,如今終於端上桌來,由行政院拍板定案。
馬政府幾乎將一切希望寄託於此,但倘若有效,則行之多年的自由貿易港區等早就將臺灣放到雲端上去了。
至於等待立法推出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沒人摸得清箇中奧妙,但可確定,五花大綁、處處掣肘,絕對遠比不上新加坡的自由開放。
事實上,不要說七折八扣,只要稍加些禁忌、胡亂加以掣肘,就原味盡失,去新加坡不知幾萬裡。
不要說這樣的特區無人問津,如果有一天新加坡被搞成這個模樣,也立刻會成了「悶經濟」。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67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掌握理財力 投資更順利!更多理財課程詳見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