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急了

作爲圈子裡最帥的老闆,李彥宏有點急了。

在初代互聯網大佬陸續隱退,甚至新興互聯網大佬都“退居二線”的當下,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仍然堪稱勞模。

他不僅負責百度的頂層戰略規劃,具體事務上也親力親爲,還經常跑到一線爲自家產品站臺。

只是國內的互聯網行業,已經悄悄變天了。

剛剛過去的一週,拼多多市值甚至一度超過阿里巴巴。

Temu、TikTok、Shein等出海產品在海外戰功赫赫。

騰訊、京東、百度等老牌互聯網廠商,則集體沉默。

尤其是百度,作爲曾經的國內互聯網行業TOP3,百度最新市值不足400億美元,只有本站的60%,拼多多的21%。

今年Q3,雖然收入只增長了5.86%,但百度還是各種宣揚超預期。

只是,大家都清楚,這是佈局AI帶來的最後一點想象力。

01

勞模李彥宏的幾次失誤

2010年3月,當年的中國IT領袖峰會在深圳舉行。

“巔峰對話”由小靈通之父吳鷹主持,參與者是馬化騰、李彥宏。馬雲作爲嘉賓坐在臺下。

這場對話全場響起了37次掌聲。而高潮出現在嘉賓談到當時已被熱炒2年的雲計算話題時。

李彥宏說了一句至今都讓他後悔的話:“雲計算這個東西呢,不客氣一點講,就是新瓶裝舊酒。”

馬化騰隨後也要“補充幾句”。他說,雲計算有想象空間,但現在“確實過早了”。

吳鷹很懂觀衆,他邀請坐在臺下的馬雲也談談。

馬雲雖然不懂技術,當場卻表示堅定看好雲計算。此前一年,阿里巴巴已經出手收購了萬網。

沒過幾年,雲計算時代呼嘯而來。阿里順利吃到了“第一塊肉”。

騰訊雖然晚了一步,但本身自己在遊戲、直播等方面就有巨大的需求,還有龐大的“朋友圈”,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而以技術見長,當時最有資格和實力談雲計算的百度,卻因李彥宏的錯判,失去了佈局的最佳機會。

今年一季度,百度雲市場份額8%,排名行業第四,約是騰訊的一半,阿里的四分之一。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4.76%。

李彥宏當時的發言,後來被媒體反覆挖出來解讀。一直到十多年後的2021年,李彥宏還在爲那句話找補:

當時這麼講是因爲百度從第一天起就是一個雲上的公司,我們主要的技術都是雲的技術,所以當時我說雲計算並不是“新東西”。

按照李彥宏的說法,已有技術積累的百度在後來的競爭中,應該佔據很大的先發優勢。但實際情況是,百度卻根本拼不過友商。

李彥宏的這種解釋說明,當時如日中天的百度對技術是傲慢的。而李彥宏本人,對機會和趨勢,是不敏感的。

這也是後來百度一次又一次錯失機會的重要原因。

02

李彥宏很努力,爲何總是做不好?

雲計算是AI的基礎。

在雲計算時代百度有點“後知後覺”,但在AI 時代,百度起了個大早。這主要得益於李彥宏對AI的熱情。

李彥宏對AI的研究,的確是互聯網大佬裡的獨一份。

2017年4月,在圍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Go火爆中文互聯網之時,中信出版社出版了《智能革命: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變革》一書。

這本300多頁、近30萬字的書,是正兒八經的李彥宏的著作。

李彥宏在書裡寫道,“我覺得人工智能這個機會是我的,我既喜歡這個東西,又擅長這個東西”。

3個月後,李彥宏找來的陸奇,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喊出“All in AI”。

當時背景是,PC時代逐漸遠去,而百度此前幾年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佈局相繼失敗,沒能拿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船票。

2016年,在其他互聯網廠商仍在拼命掘金移動互聯網之時,李彥宏再一次戰略誤判,他早早給移動互聯網下了定論:

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靠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已經沒有可能再出現獨角獸了,未來屬於人工智能。

後來,移動互聯網的故事一直講到了今天。

但李彥宏的這個誤判,幾乎讓百度放棄了移動互聯網的“後半程”。

所以,與其說當初是百度主動“All in AI”,不如說是李彥宏戰略誤判下的被動選擇。

戰略失誤了,後來李彥宏和百度再勤奮、再努力,都無濟於事了。

03

AI新故事,爲何很多人不信?

百度對AI的投入週期很長。在快速變化的互聯網行業,這算是一個奇蹟。

外界對百度有過質疑,但李彥宏勸百度的同事們:做技術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熬得過萬丈孤獨,藏得下星辰大海。

真正的實力,不需要藏着,也不應該藏着。

今年1月底,OpenAI開發的ChatGPT月活用戶快速突破1億,成爲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接下來的幾個月,一場AI熱潮撲面而來。

埋頭AI技術的百度,擡頭才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開一個身位。

李彥宏此前一直苦於AI原生應用匱乏。簡單來說就是技術有了,沒人用。所以百度做AI多年,一切彷彿仍停留在紙面上。

李彥宏雖然不止一次提出過這個問題,但也只限於“提出”。

對比明顯的是阿里巴巴的達摩院。

作爲一個以技術研發驅動的研究機構,達摩院從創立之初便與阿里巴巴豐富的場景與計算資源結合,解決技術問題。

時至今日,達摩院已有不少產品和技術得以應用。

ChatGPT爆火後,百度今年3月匆忙推出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並在隨後的幾個月裡快速迭代。

今年,李彥宏爲文心一言站臺的次數堪稱頻繁。

百度在AI領域積累多年,一心想做技術底座。文心一言發佈之初,確有數百家廠商發着同樣的公告宣佈接入文心一言,但後來的市場偏離了預期。

大模型可以想象成操作系統。李彥宏預期的是,依託大模型長出海量AI原生應用。但市場上出現的卻是兩百多個大模型,而且個個都宣稱比肩ChatGPT。

李彥宏對此頗感無奈。他在最近的西麗湖論壇上直言,這兩百多個大模型,加起來調用量沒有文心一言一家多。

李彥宏同時認爲,不斷重複開發各種各樣的基礎大模型,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沒有人理會李彥宏的呼喊。

三季報裡,百度稱文心一言的用戶數達到了7000萬,但外界對此似乎卻並不關心。

客觀來說,在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李彥宏算得上是一個人物。

但當人們提起他時,卻內心複雜。

對於不太關心技術的普通人而言,大家對百度的記憶,仍舊停留在競價排名、停留在醫療廣告,停留着抹不去的“魏則西事件”。

最典型的事件如《中國經濟週刊》一篇報道:《怨士李彥宏》,其中有兩段是這麼寫的:

1、4月30日,中國工程院公佈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在長達531人的名單中,候選人之一的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和巨大爭議。

2、網絡上反對聲音不斷。有自媒體撰文《旗幟鮮明地反對李彥宏當選院士》,其力申之重要依據是《中國工程院章程》第二章第五條明確要求“品行端正”方可被提名並當選爲院士,而該文認爲李彥宏領導的百度曾經歷“魏則西事件”、通過競價排名售賣虛假醫療廣告等道德敗壞行爲,不符合“品行端正”的要求。該文末發起投票“你支持李彥宏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嗎?”結果顯示,16.2萬餘網友參與投票,不支持者超過90%。

都說中國人很善良,容易遺忘,但對於這些,想要忘記卻並不容易。

問題是,作爲一家面對萬千普羅大衆的“應用型”公司,不解決這個問題,怎麼可能有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