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與玻爾的一則故事

|作者:藍志成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本文選自《物理》2024年第9期

1995 年夏天,全球華人物理和天文學會在汕頭 召開第一次大會。會上世界各地學者雲集,包括四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和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盛況空前。會議開始前,李政道先生講述了一段鮮爲人知的關於量子力學歷史的故事,讓我茅塞頓開。

當李先生還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時的某一日, 玻爾到訪。李政道和玻爾共進午餐時,李問玻爾, 爲什麼要那麼久才發現解釋氫原子光譜的玻爾模型?

量子概念是普朗克於 1900 年爲了解釋黑體輻射 光譜而提出的。 1905 年,愛因斯坦利用它創造性的 提出用光子來解釋光電效應。但直到 1913 年,玻爾 的原子模型才問世,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的光譜。 此時距離量子的提出,已經過了 13 年,爲什麼需要 的時間如此長久?這就是李先生的問題。 玻爾的答案,有點出乎意料,是大部分人都不 知道的。我問過幾位物理前輩,如 Norman Ramsey , Louis Michel , J. David Jackson 等,他們都沒有聽說 過這件事,所以我認爲這是一個鮮爲人知、十分值 得保留的歷史檔案。

玻爾說,你不懂,當時沒有人會想到氫光譜是從一個原子發出的。

要聽到一個沉重的鼓聲,一定要一面大鼓,因 爲鼓面振動的波長不能大於它的直徑。其他的經典 波也相似,波長不能比波源大。在 1913 年以前,人 們已經知道氫的光譜包含可見光,波長是幾百納米。 氫原子的大小也曉得,是二十分之一納米。波長比 原子大了幾千、一萬倍,氫光譜當然不能從單一的 原子發出,只能是由成千上萬個氫原子產生的一種 集體效應。這就是爲什麼玻爾說,當時沒有人會想 到氫光譜是從一個原子發出的。

玻爾的智慧是,他認識到量子效應可以給出另 外一種機制。氫光譜不由普通振盪產生,所以光源 不一定要比波長大。有了量子效應,就算氫原子那 麼小的東西,也可能是氫光譜的光源。無論新機制 是什麼,如果光源的確只是一個原子,那麼就必須 先解答一個難題:唯一可以用上的參考長度是氫原 子的大小,它比波長小了幾千到一萬倍,這個放大 機制是什麼?

愛因斯坦用普朗克量子常數

《物理》50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