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內功迎接智能家電新機遇
春節期間,智能家電成爲親朋好友的消費新寵和熱議話題,智能電視、空調、洗衣機、廚房小家電等產品深受歡迎。有報告預計2023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約3.3億臺。踏入2024年以來,各大商場、電商平臺的智能家電成交額、銷量均呈現大幅增長態勢。這背後反映的,是科技進步、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的新方向。
家電是新一代數字技術落地的最佳產品。5G、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家電行業深度融合應用,推動家電行業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層出不窮,加速傳統家電向智能家電轉型步伐。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積累逐漸成熟,將爲家電全面智能化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隨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越來越多的智能家電走進普通人的生活。目前,智能家電市場的滲透率已經達到50%左右。智能家電本身具有便捷、健康、安全、智能、節能、低碳等特性,不僅可以幫助用戶節省時間、節約能源、減輕負擔,而且能夠通過對光、溫、溼等家居環境要素的感知調節,給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體驗。
從政策層面看,智能家電是鼓勵發展、促進消費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各國政府紛紛出臺與智能家電相關的政策,旨在推動智能家電行業的發展。我國也明確提出鼓勵智能家電發展的政策,商務部等13個部門出臺的《關於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創新培育智能消費,加快智能產品研發。各地通過開展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活動,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
宏觀政策的支持、消費需求的變化、基礎技術的崛起爲智能家電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再疊加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高效率生產製造優勢,未來一個時期,智能家電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當然,智能家電行業快速發展的表象之下,仍存在一些瓶頸制約,如同質化競爭較爲明顯,個性化、智能化水平不足;產品間存在壁壘,大量產品無法實現互聯互通;部分智能家電操作過於繁瑣,使用的便捷性、友好性不夠;數據隱私、信息傳輸等存在風險,安全問題亟待強化。
要把握數字化機遇,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着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以供給創新刺激消費需求,以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創新,推動我國從傳統家電製造大國向智能家電製造大國轉變。在產品設計上,要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加快智能家電產品創新和升級,增強消費體驗。針對細分市場,開發適應不同人羣、不同場景的差異化產品,加速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落地,尤其要滿足年輕人對新潮科技的需求。提升“一鍵直達”、語音交互等功能,簡化流程步驟,降低操作難度,提升對中老年羣體的友好程度。
在產業生態上,要打通產品間和行業間的壁壘,加快智能家電產品標準化建設,實現產品的互聯互通、應用的共用共享。同時,推動智能家電與智能家居、智能建築、智能安全等領域貫通,探索建立智能設備標識機制,更好實現一體化、智慧化的全場景消費模式。加強智能家電對用戶信息的保護,保證用戶數據和隱私安全,讓消費者用得放心。
在企業戰略上,要引導智能家電企業加強技術、質量和品牌創新,推出一批高質量、高端化的家電品牌和產品,擺脫傳統家電同質化、價格戰的發展路徑。利用我國家電行業已經形成的全球網絡佈局,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以優質產品質量和良好品牌形象拓展海外市場,贏得全球消費者信賴。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洪羣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