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管教權的困惑:「兒皇帝」現象不容忽視
臺中市某國小發生師生衝突事件,臺中市長盧秀燕2日直言「這是不適任的老師」,引發教師團體不滿,盧秀燕於3日公開向老師致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中市一名小六生拿樂樂球棒攻擊老師,次日道歉卻態度欠佳,老師怒而報警;學生非現行犯,警察仍進入校園將學生帶走。三月的事件,六月雙方和解,七月校事調查也證實教師並非「不當管教」;但家長不滿警方與校方處理,仍找上議員透過質詢代爲申冤。市長盧秀燕第一時間不察,震怒要求教育局與警察局徹查嚴懲,並痛斥校長領導無方、警方執法違法,「孩子已道歉,老師不放手還追究報警,是最壞的教育示範」。
未料,盧秀燕的重話引發教師界反彈,認爲她在不明真相下過度苛責老師。全教總呼籲盧市長收回「不適任教師」說法,網友也質疑,道歉就了事恐是縱容孩童。經過一夜發酵,盧秀燕出面表示,未確實瞭解前因後果就指責老師不適任,她爲此向老師致歉。她承諾,市府將訂出SOP,讓執法與教育單位有所依循。
近些年來,教師對管教權愈來愈感困惑,校園裡「愛的教育」似乎變成「礙的教育」,成爲現代師者難以承受之重。《教育基本法》規定,國家應保障學生不受任何體罰及霸凌;師生互動則依學校訂定的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禁止打罵教育。但名爲輔導與管教,其實是「打不得、罵不動」,老師們宛如弱勢族羣,輕則被冠上管教不當、重則遭指控霸凌。有律師發文:「老師,你們爲何不生氣?」質疑當體制不保護教師權益,老師就只能離開或選擇平庸。在明哲保身的考量下,不少老師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尤其,學生與家長動輒投訴,不僅學校行政壓力倍增,更讓老師身心俱疲。
新北去年國中生割喉殺人事件,凸顯教育體制面對學生管教、校園安全與少年輔導處遇的無力。面對校安疑慮,老師不能搜查、不能詢問;面對犯錯學生,老師不能體罰、不能糾正,否則可能被控霸凌。教育部被轟應該對割喉案負全責,幾經研究,才放寬校園安全檢查限制。警政署也說要加強查緝黑幫入侵校園,但學校缺乏足夠資源,少年犯都知道法律會保護未成年者,霸凌事件仍層出不窮。老師被體制綁手綁腳,如何面對校園裡的凶神惡煞?校園內還有師生關係,一旦走出校園,誰來保護手無寸鐵的老師和學生?
教育要臻於完善,原生家庭的教育是關鍵拼圖。但行政院會近日通過《民法》修正案,將「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的條文,改爲「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不得對子女爲身心暴力行爲」。家長團體發佈民調錶示,逾七成家長反對民法刪除父母懲戒權,名爲保護兒童,實則剝奪合理管教權。事實上,多數家長支持正向教養,一旦少了支持和配套,父母更不知要如何教養。
臺中師生衝突案反映老師管教兩難的處境,新北校園割喉案則凸顯老師武功盡廢的危機,民法刪除父母懲戒權更預示親職教育愈發無力。家長沒有懲戒權、老師沒有管教權,只會養出愈來愈多的「兒皇帝」和「小霸王」,親子關係與師生關係都失衡。大家都聽過「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的俗諺,但父母已經備感無力,老師也自顧不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