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更積極 國際求務實

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資料照片,黃世麒攝)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終於走完最後一哩路,突破最難克服的「天花板」,成爲中華民國第一位女總統,也是華人社會第一位女性國家領導人。

正如聖經記載,那美好的仗她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她已經跑盡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守住他所信的「道」。「道」在這裡可以詮釋爲治國願景、藍圖與原則。

以我國現階段所處的環境,治國基調可以定爲「壯大臺灣,放眼大陸,連結全球」。

全球化的時代,強調「全球思維,地方行動」;要連接全球,可以由地方政府先走出去。我國當前因爲國家處境關係,中央政府有些地方「走不出去」,應鼓勵6個院轄市政府「代打」。例如國際經貿問題,1998年法國里昂、義大利米蘭、德國史多特加以及西班牙巴塞隆納4個重要都市就簽訂了「合作發展協定」,引進國際投資,發展都市經濟。

在兩岸問題方面,選前幾位工商團體領袖認爲「維持現狀還不夠」。「維持現狀」重點在強調政治層面和平穩定現狀。新政府還可以提出更積極進取的兩岸政策:

一、國臺辦主任與陸委會主委的熱線可以提升爲兩岸領導人的熱線。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之後,美蘇兩國領袖就建立了熱線。已經過了半世紀,兩岸領導人應該可以透過熱線直接溝通,減少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發生。

二、民進黨可以參考歐美政府「兩黨一致」外交政策的傳統,承諾建立「兩黨一致」的兩岸政策。蔡英文在辯論會中,已經表明民進黨接受1992年兩岸會談的內涵,亦即「一箇中國,各自表述」。我們常見一般正式國際會議以公元置於會議名稱之前,如1943年的開羅會議。「九二共識」系由兩岸代表以口頭方式各自表述代表「一箇中國」,將來可考慮經由協商途徑,以「兩岸共識」代替「九二共識」,更能爲兩岸所接受。

三、蔡英文參與過我國加入WTO談判工作,她未來應以其談判長才說服中國大陸讓臺灣與更多國家簽訂FTA,同時協助我加入RCEP,這是現階段拓展我國際活動空間最具實質意義的要務。

四、在馬習會之後,蔡英文應掌握選後4個月空窗期,透過國臺辦與陸委會首長熱線,主動爭取與習近平會面。所謂「百日定江山」,蔡應把握這段期間先把政黨輪替後兩岸情勢穩定下來。

空窗期另一重大任務就是要籌組一個團結政府,把各政黨、各族羣優秀菁英納入執政團隊,這有助於緩和長期以來藍綠對立的局面。要壯大臺灣這是最具有凝聚力與推動力的引擎。

正如中國大陸要開發「一帶一路」,開發東部應列爲新政府國家建設「地標式」重大工程。臺灣西部已接近充分開發,唯有東部、尚處於未開發狀態。「國土計劃法」已三讀通過,盼望新政府劍及履及,着手開發東部。

美國政治學者伊斯敦教授說:「政治要對價值和資源做權威性的分配」。我國當前面臨的公平正義,貧富差距、國民年金、社會住宅等問題,都牽涉到資源分配;國民對國家認同的紛歧則涉及價值分配。

這都是蔡英文就職後所要面對的問題,把價值和資源做權威性的分配,她就能守住治國之道,當她任滿的時候「公義的冠冕自然會爲她保留」。

(作者爲政治大學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