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核心一級資本如何“增強”?業內稱可借鑑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模式,重啓特別國債“補血”

財聯社9月24日訊(記者 彭科峰)今日上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發佈會上表示,大型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將對6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強核心一級資本,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有序實施,持續督促大型商業銀行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資本約束下的高質量發展能力。

那麼在當前情況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補充有哪些渠道?什麼方式最爲可行?

中國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國有六大行通過內源性方式補充一級資本確有困難。考慮到上世紀末四大行補充資本金的先例,有關部門選擇再度發行特殊國債,爲六大行“補血”,或許是當下最爲合適的選擇。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表態:將對六大行增強核心一級資本

今日,李雲澤表示,大型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大型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處於健康區間,近年來主要依靠自身利潤留存的方式來增加資本,但隨着銀行讓利力度不斷加大,利潤增速放緩 ,將對6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強核心一級資本,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有序實施,持續督促大型商業銀行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資本約束下的高質量發展能力。

儘管李雲澤沒有明確提出6家大型商業銀行的名單,但依據過往公開報道和相關表述,上述6家銀行應該爲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即傳統意義上的六大國有行。

對此,中國郵儲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婁飛鵬向記者表示,國家對大型銀行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視。此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等相關重要會議中,有關方面均提出要發揮國有大型銀行在支持實體經濟等方面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而從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銀行淨息差承壓,淨利潤增速有所降低,過去,大行一般通過內源性方式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金,如今看來壓力巨大。

某券商宏觀分析師也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除了內源性方式,優先股、可轉債、永續債也可以作爲銀行補充一級資本金的主要工具。目前來看,國內主要選擇永續債的方式進行補充,且近年來也有不少大型國有銀行獲批發債。此類方式是常見的市場化手段,在國際市場上也頗爲常見。

業內:重啓發行特殊國債爲六大行補血最爲可行

那麼,如何看待本次李雲澤提出的”6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強核心一級資本”呢?對此,業內專家認爲,或許意味着上世紀90年代末的特殊國債爲銀行補充資本家的方式將會重啓。

上述分析師介紹,1997、1998年前後,有關部門啓動了2700億元特殊國債的發行,定向爲 “工農中建” 四大行補血。大致操作方式爲,央行先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四大行約 2400 億元存款準備金變成超額存款準備金,加上 此前的300 億元超額準備金共 2700 億元準備金按照央行要求存於專戶。此後,四大行向財政部認購 2700 億元特別國債,再由財政部用這筆錢向四大行等額注資。

該分析師還認爲,近兩年來,各地已經密集啓動了地方政府專項債,爲轄內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因此,國家通過發行特殊國債的方式,爲國有六大行“補血”是可行的。

“上一輪特殊國債的發行,其目的是爲了解決四大行過往的欠賬,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進行改革後上市,真正變身爲商業銀行”,婁飛鵬表示,當時該筆特殊國債意義重大。考慮到本次有關部門在發佈會上也同時釋放了降準的信號,則本次同樣選擇發行特別國債來補充六大行核心一級資本“非常合適”。當然,不排除有關部門選擇其它創新方式,爲銀行補血。

不過,婁飛鵬指出,相比上一次特殊國債,本輪如果重啓並非簡單意義的重複。上一次是爲了化解風險,本次的目的是爲了增強六大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以便其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另外,考慮到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如果選擇發國債爲六大行補血,那麼規模可以放得更大一些。對比來看,上一輪的2700億元國債如今明顯規模偏小。”婁飛鵬最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