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小心,紅色蝸牛

魯凱族人會將「年紀大」的蝸牛塗上紅漆,不能傷害。(圖/劉克襄提供,請勿隨意翻拍)

作者/劉克襄(自然觀察作家

我和友人站在碎石坡的菜園,觀看一位魯凱族婦人挖取山芋

當地嚮導提醒我們,「小心,不要踩到腳下那隻紅色的大蝸牛。」

我嚇了一跳,仔細檢視地面。腳前二十公分,果真有一隻非洲大蝸牛,隱伏在碎石和乾草間。不細看,還真會踩着,碎成一團。但聽到他這麼急切地警告,我不禁愣住。這隻蝸牛還真特別,殼上還塗了紅漆。難道魯凱族對蝸牛有何禁忌,因而做此記號

以前走在鄉下,經常看到此類大蝸牛,尤其是雨後的日子鄉野環境出沒愈是頻繁。牠是世界蝸牛裡最大的品種原產地東非,可做爲食用品種,後來往亞洲擴散,最後廣泛散佈到世界各地。臺灣是在日治時代(1933),由日本人下條久馬一從新加坡引進。

農業和生態環境觀點,非洲大蝸牛真是惡名昭彰,不僅吃掉大量本土植物,改變棲地,還讓原生小型蝸牛不易生存,一般農民都視爲害蟲

我好奇地探問紅漆之事,他的回答甚妙,「這隻蝸牛,年紀比較大,老婦人特別塗了紅漆,做爲辨別,更不能傷害。」

我聽到了更加吃驚,難道這隻蝸牛有何特殊行爲,急忙再追問,「年紀大又有何差異?」

嚮導嚴肅地回答,「那只是媽媽,會不斷生小孩,應該保護,讓牠繼續活着。」

「其它生出的蝸牛就可以食用?」

「對,只要有標記紅色的,表示牠年紀大了,應該禮讓,讓牠在田裡繼續生活。」

我再仔細檢查腳下那隻,蝸殼明顯白化許多,看來是隻老蝸牛。我知道東海岸好些阿美族部落都會食用蝸牛肉,傳統菜市也有販售。有時走在郊野地方,還會邂逅捕食的原住民,或者留下吃剩的蝸牛空殼,堆如小山高。魯凱族也愛,我不意外,但有幾隻大蝸牛竟是媽媽級的,要特別保護,真教人驚喜。

非洲大蝸牛是雌雄同體,每隻都有雄性雌性性器官,但還是要找其他只來交配。牠們的交配時間長,交配後精子不會馬上跟卵受精,而是先把精莢儲存,等找到合適環境再結合。

魯凱族人或許不懂交配行爲,但他們從尋常觀察中,知道留下大蝸牛,可以不斷生出小蝸牛。大蝸牛照顧得好,在室內可以養到六七年,野外或許比較短。我問此田的魯凱族婦人,她說塗上紅色記號的,多半可存活到三四年。

她在田裡工作時經常遇到,經由做記號認識了,對蝸牛也有老朋友感情。平時走在田裡,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慯了他們。老婦人不知如何表達自己跟蝸牛的關係,但我具體感受,這種共同生活在菜園裡,微妙的尊敬情感

從大蝸牛的保護亦充分說明,老婦人照顧自己的田園方式,儼然擁有永續經營概念

附註:非洲大蝸牛爲廣東血線蟲之重要中間宿主,食用宜小心。

●作者劉克襄,綽號鳥人,作家、自然觀察作家,從事自然觀察、歷史旅行舊路探勘。原文刊載於劉克襄個人臉書。本文已取得本人授權刊登。本文言論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

▼蝸牛背上的紅漆,代表應該禮讓,讓牠在田裡繼續生活。(圖/劉克襄提供,請勿隨意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