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工程院團隊研究:春運期間城鄉人口流動性 將影響疫情走向

中國工程院團隊研究:春運期間城鄉人口流動性將極大影響疫情走向。(觀察者網)

澎湃新聞12月31日報導,爲評估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之後Omicron毒株在境內的傳播模式、有症狀感染者中重症患者可能比例、及此波疫情在大城市和中西部農村走勢,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轉化醫學國家重大基礎設施(上海)陳賽娟團隊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牀中心範小紅團隊聯合攻關,在《醫學前沿》期刊(Frontiers of Medicine)發表研究英文論文〈初步分析中國2022年秋冬新冠疫情中Omicron亞型多樣性與流行病學特徵〉(Primary assessment of the diversity of Omicron sublineages and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autumn/winter 2022 COVID-19 wave in Chinese mainland),研判2023年春運期間城市和農村人口流動性將極大影響疫情走向。

研究團隊對2022年秋冬期間上海公衛中心收治的患者中隨機抽取的378例樣本進行基因組測序,發現主要毒株包括BF.7、BA.5.2和近期歐美地區出現的BQ.1及XBB,尚未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研究團隊對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26日期間上海公衛中心收治的5706名有症狀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臨牀演變進行了分析,3.03%的患者發展爲重症/危重症。

研究結果提示:隨着疫情演變帶來的病毒傳播途徑的變化,多個Omicron亞型在大陸國內同時傳播,近期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的人羣中,重症主要集中在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羣體。元旦之後到春節期間,新冠疫情將主要影響農村和中小城鎮地區。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國內農村和中小城鎮地區醫療資源相對匱乏,且有大量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人羣,春運期間城市和農村人口流動性將極大影響疫情走向。

研究預計元旦後至春節期間疫情主要影響農村和中小城鎮地區

這一論文還利用數學模型,初步預測Omicron疫情走向。

基於此前北京、廣州、上海、重慶等地常規核酸檢測的感染者數據,這一研究建立類比感染者數量變化曲線的數學模型,對近期疫情發展趨勢進行評估和預測,初步判斷此輪Omicron疫情感染人數於2023年元旦前後在上述主要城市趨於平緩。

然而,基於重慶市主城區和郊區數據的數學類比分析,提示疫情峰值在郊區有所延後,且其感染峰值將在春運期間因疫情擴散加速而顯著增強。

對於四川、陝西、甘肅、青海等省,在不計省會城市的地區對疫情進展情況進行預測,估計農村和中小城鎮地區的感染峰值將於2023年1月中下旬出現,由於春運原因,這些峰值也可能提前到達。

研究團隊分析結果提示:元旦之後到春節期間,新冠疫情將主要影響農村和中小城鎮地區。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大陸國內農村和中小城鎮地區醫療資源相對匱乏,且有大量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人羣,春運期間城市和農村人口流動性將極大影響疫情走向。

因此,當前急需爲Omicron疫情向農村地區擴散啓動應急計劃,將更多醫療資源配置到農村基層,做好有效藥物和新型疫苗的應急使用許可,做好抗新冠病毒特異藥物及輔助性藥物、療效確切的中藥的生產儲備、分配和臨牀合理使用。同時,要實施分類、分層治療,加強中小城鎮重症救治能力,繼續精準用好非藥物性公共衛生措施(在室內空間佩戴N95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公共交通工具適當增加班次以避免人羣過於擁擠等),努力削減疫情峰值,緩解醫療系統和醫務人員的沉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