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廠魔手伸進機殼界 這家臺廠靠4大優勢守住過半江山
圖/今週刊提供
臺灣金屬機殼產業去年變化大,面對同業可成賣廠、鎧勝-KY引進立訊資金,在供應鏈逐步染紅的影響下,身爲鴻海集團最重要的成員鴻準精密如何接招?
蘋果手機iPhone 13量產前夕,裡頭對鴻海至關重要的關鍵零組件「機殼」,卻悄悄在最近1年之間起了不小的變化。
首先是可成將旗下iPhone機殼廠售予中國iPhone玻璃蓋板供應商藍思,接着,和碩也將旗下的機殼廠鎧勝-KY下市,中國的立訊並拿下鎧勝旗下日鎧5成持股,讓臺灣金屬機殼產業瞬間染紅。
去年機殼界發生「賣廠」大震盪,看在追蹤臺灣機殼產業很長一段時間的凱基投顧資深副總經理向子慧眼裡,她直言:「鎧勝、可成把機構件Know How交給中國廠商,有業者認爲這個動作,代表這個市場未來可能會走向無利可圖。」因爲陸系廠商一向擅長價格競爭,如今也把魔手伸進了機殼產業中。
過去臺灣廠商能在智慧型手機金屬機構件市場上執牛耳的原因,1是因爲機殼產業具有重資本投資的特性,向子慧表示,「光是CNC機臺(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可能就要10萬臺、10萬臺地買,要價幾百億元甚至可能更高。」2是需要很長的技術累積,她形容機殼業就像臺積電的製程演進一樣,「你不可能一加入就突然跳到3奈米、5奈米。」因此新廠商加入機殼業的困難度極高。尤其,鴻海集團旗下最重要的成員鴻準,除了雙向發展鋁、不鏽鋼技術,生產機殼的CNC機臺規模更達到萬臺以上,已經達到相當程度的規模經濟,領先可成、美商Jabil等對手,因此始終在iPhone機殼領域保持超過6成的市佔。
但現在這穩固的版圖,卻可能出現鬆動。
向子慧認爲,若中系廠商透過買廠、入股間接獲得CNC機臺、學到核心技術,「價格可能就回不去了。」藍思完成收購可成泰州廠後,已開始少量供貨iPhone 12鋁中框,市場更傳出今年蘋果追加的iPhone 13訂單,部分訂單將下給「陸系廠商」,過去虧損連連的鎧勝,去年也在立訊幫助下拿到iPhone面板與機構件組裝訂單,未來是否能順藤摸瓜擠進鋁中框供應鏈,仍待觀察。
i13機殼價遭蘋果狠砍
除了陸系廠商來勢洶洶,蘋果「砍價」也不手軟。瑞信出具最新報告預估,iPhone 13 Pro的機殼價格將再降3.93美元,與去年iPhone 12 Pro機殼零組件單價相比少了5%,成爲單價下降最多的一項零組件。
面對紅色供應鏈兵臨城下,在鴻海體系任職近20年的鴻準董事長李光曜也在年報中預警,「大陸業者加入,雖然1、2年內對競爭態勢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若發生惡性競爭,則不利產業發展。」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2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