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急尋通縮解藥 專家:降息貨幣寬鬆之外還欠關鍵一招

在經濟增長趨緩時必須推動消費才能避免通貨緊縮,但中國似乎只願意通過擴大製造業來促進增長。(圖/Shutterstock)

由於中國工廠產品出廠價格持續下降,中國政府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採取更有力的行動,才能防止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爲避免陷入長期衰退,中共領導人承諾採取更多刺激經濟措施,包括降息和擴大信貸。不過專家們認爲,僅僅通過擴大製造業來促進增長顯然是不足的,還必須推動消費才能避免通貨緊縮,但北京目前還不打算這麼做。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11月份中國工廠產品出廠價格已26個月同比下降,幾乎沒有跡象表明短期內會出現反彈。中國GDP平減指數(平均物價指數)已連續6個季度處於負值區域,這是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如果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再發動新的貿易戰,國商品將更難銷往美國。

報導說,目前中國的通縮是否已在固化令許多人擔憂,由於價格下跌侵蝕企業利潤,企業被迫減少投資或進行裁員,導致更多民衆削減支出,或因預期價格下跌而推遲消費。11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僅上漲0.2%,相較美國同期漲幅爲2.7%,而大多數央行認爲CPI應於對經濟有利的2%左右的水準。

而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長對製造業的依賴,許多經濟學家尤其關注反映工廠價格水準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最近中共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支撐低迷的房地產市場與龐大的地方債務負擔,除了降低利率,還在上個月批准一項1.4兆美元的債務置換計劃,以挽救地方財政。

上週政治局已宣稱要實施積極的財政與「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說法。此外中共領導人還誓言要提振內需,穩定房地產市場。雖然中國經濟增長勢頭略有轉強,但至今仍未點燃通脹之火,主因是這些政策主要側重於防範眼前的金融風險,而不是拉動消費支出持續增長。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政府一直向工廠提供貸款和補貼,雖然支持了經濟增長,但也加劇了供應過剩問題,加重了價格下跌的壓力。

經濟學家預計,至少到明年底生產者價格指數將繼續處於負值區間,一旦通縮預期固化,將很難扭轉。上世紀90年代日本在這方面就經歷了慘痛的教訓,導致了大約30年的經濟增長乏力和持續的通貨緊縮。此外,不利的人口結構也讓日本通縮雪上加霜。

報導說,這種被日本稱之爲「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困境與中國今天正面臨的情況相同。目前30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最近已下滑至低於日本同期國債收益率的水準,爲2006年以來首次。這體現了投資者眼裡中國通縮問題的嚴重程度。

在以往的通縮時期,中國採取了更有力的行動。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與2012年至2016年間,中國生產者價格連續多年下降,許多中國國有企業關閉或大規模裁員,而這一次中國似乎致力於通過擴大製造業來促進增長。

報導認爲現在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中國經濟的擴張速度比以前慢了。2015年和2016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約爲7%,而今年第3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僅4.6%,許多經濟學家認爲,明年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而川普上臺後的關稅還會帶來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