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蘿蔔快跑」低價搶生意 普通計程車瀕死亡邊緣
百度齊下無人駕駛計程車「蘿蔔快跑」低價搶生意,普通計程車、網約車司機跳腳,抱怨收入已腰斬。(藍孝威攝)
武漢普通計程車司機的陳情信,稱其生計已被無人駕駛計程車逼到死亡邊緣。(網傳文件)
據財聯社報導,中國大陸網約車與巡遊出租車的矛盾又一次佔據了輿論焦點:日前,一則網傳文件截圖顯示,武漢本地巡遊出租車公司稱,由於網約車盛行,巡遊出租車司機難以養家餬口,從而被迫退出。該文件更將矛頭直指「蘿蔔快跑」,稱其是試運營,不應滿大街接單。
報導引述多位武漢當地計程車司機抱怨,因無人駕駛網約車投放量越來越多,巡遊出租車難以接到單,出車10小時的流水收入甚至只有之前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幾天結束的WAIC2024上,「蘿蔔快跑」剛剛宣佈今年實現武漢「全覆蓋」的計劃。
的哥吐槽「流水大降」 矛頭指向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
這則名爲「巡遊出租車已到死亡邊緣」的網傳文件,落款單位爲「武漢市建設汽車客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設客運)」,落款日期爲6月20日。文中提及,從4月份以來,該單位已停運4臺巡遊出租車,且還有蔓延的趨勢;「無人駕駛網約車盛行,許多巡遊出租車養家餬口困難,被逼退出這個行業。」此外,其還將矛頭指向蘿蔔快跑,稱蘿蔔快跑是「試運營」,「應該控制在一個區間」,不能「滿大街接單」。
10日下午,財聯社記者撥通了一個從天眼查上查詢到的建設客運聯繫電話。對方並未否認是建設客運的工作人員,但當問及上述文件時,該人士則表示,「事件敏感,不便迴應。」
武漢大通汽車出租有限公司的司機夏先生向財聯社記者證實,「投放量多的地方我們幾乎接不到客人了!」他表示,「在經開區、東西湖區這些(Robotaxi)投放數量多的城區,幾乎都要放空出來,回到投放少的主城區,訂單纔會變多。」
此外,多位武漢的網約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都向記者反應,日訂單量和流水都有減少。出租車司機李師傅告訴財聯社記者,「早上5點半出車,傍晚5點半收車,期間10個小時的流水,從以前的400多元變成了300元,甚至200元。」
受此影響,退車的出租車司機數量開始變多。夏先生說,他所在的公司估計已有10%至15%的司機申請退車,並且這個數字還將只增不減。他還告訴記者,退車要提前3個月申請,整個流程至少需要90天,因此後續完成退車的人數會更多。
網約車與巡遊出租車的「矛盾」由來已久,但隨着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出現,局面就變得更復雜了。此外還有媒體報導,近日「蘿蔔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接頭與行人相撞,引發高度關注。
媒體報導還顯示,在長江網武漢市民留言板上,也有市民透露,蘿蔔快跑Robotaxi車輛會出現在綠燈狀態下停滯不前、紅燈時衝入路口中央、轉彎時卡頓不動等情況,並引發交通擁堵現象,對市民出行造成干擾。
低價策略「擾動」出行市場 大規模商業化難一蹴而就
值得注意的是,WAIC2024期間財聯社記者從「蘿蔔快跑」展臺獲悉,其今年將實現武漢全城覆蓋,並計劃投入1000輛新一代量產無人車在武漢實現7x24小時全無人運營。此外,截至4月19日,「蘿蔔快跑」累計服務超過600萬次,測試里程超過1億公里。
而「蘿蔔快跑」官方客服則對記者表示,目前,「蘿蔔快跑」在武漢基本可以實現24小時全無人運營,但不同乘車點略有差異。對於在武漢的具體投入數量,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
《長江日報》此前報導稱,2023年,武漢示範區擁有常態化運行自動駕駛車輛(含自動駕駛出租車和無人巴士)近500輛,全年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73.2萬單,服務90萬人次。此外,截至2023年底,武漢示範區擁有常態化運行自動駕駛車輛491輛,其中九成以上車輛在武漢經開區和東西湖區運行。
從佔比來看,武漢市目前常態化運營的Robotaxi並不算多,他們是如何對現有的出行市場造成影響的?李師傅告訴記者,「從乘客的體驗感來說,它的公里價相當低,10公里的路程,只需要花7~8元(人民幣,下同)就可以坐,但車速不是很快。如果着急,可能會耽誤點時間。」
爲驗證前述說法,在10日19時,財聯社記者以北京亦莊科創家園東1門爲起點,人大附中亦莊新城學校東門爲終點,分別嘗試在「蘿蔔快跑」和「滴滴出行」兩平臺打車。逾11公里的路程,「蘿蔔快跑」的優惠後的價格約爲18.12元,而「滴滴平臺」的特惠快車價格則在27.13元左右,「滴滴快車」收費在35元左右。
在相同時段、相同距離下,蘿蔔快跑的收費確實便宜不少。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Robotaxi以更經濟的價格爲乘客提供了新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傳統網約車和出租車的客源,但這種競爭也會促使傳統行業自我革新。
「未來Robotaxi與傳統網約車、出租車之間的界限可能會越來越模糊。它們可能會形成互補關係,乘客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預算,靈活選擇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詹軍豪認爲。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蘿蔔快跑、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多家Robotaxi廠商,均曾通過發放優惠券等形式,引導用戶消費。文遠知行相關人士此前也告訴財聯社記者,「相比於傳統打車出行,短途價格差異不大,要讓乘客儘量少地感受到消費差異,同時要考慮商業競爭力,長途方面競爭力較強。」
但擁有價格優勢,就意味着Robotaxi解決了商業化過程中的問題嗎?詹軍豪認爲,「雖然Robotaxi具有收費優勢,能爲其商業化提供有力支持,但並不足以確保其商業路徑一帆風順。在價格之外,Robotaxi還需要面對技術成熟度、法規環境、市場認知、用戶需求變化等多重因素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