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入境篩檢每天千人 陳秀熙:搭配「抗體檢測」有效分流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爲,除了透過抗原篩檢做基因序列定位,應引入自主快篩抗體檢測,來因應大陸疫情。(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國內這一波疫情預計在1月中旬達到高峰、2月中旬結束。(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大陸新冠疫情未歇,但今年1月8日起取消多項疫措施,全球各國如臨大敵。臺大公衛學者陳秀熙指出,除了針對大陸入境旅客實施篩檢,建議搭配「抗體檢測」,入境時僅需針對抗體陰性者實施篩檢,有效分流,以減輕機場檢驗量能和醫療照護量能。

陳秀熙指出,全球經過Omicron變異株肆虐後,目前多數國家疫情下降,但仍有少數國家需要注意,例如美國目前以BQ.1、BQ.1.1爲大宗,XBB.1.5居第三,變種病毒各據山頭,可能會形成一段共存;而亞洲方面需觀察日本疫情,目前處於上升階段,其中BA.5佔8成,也有少部分BQ.1、BF.7。

陳秀熙推估,目前國內變異株以BA.5佔比最多,其次是BA.2.75、BF.7、BQ.1,到底哪一種變異株會佔優勢,需觀察國外入境的情形,也可能形成共存;但可以預期的是,無論哪一種變異株,都會是小波的流行,不會比前一波來得高,預計這一波疫情會在1月中旬達到高峰、2月中旬結束。

陳秀熙也提出「免疫抗體盾」概念,臺灣Omicron疫情以50歲以下族羣感染比例最高,抗體可打造6到8成的社區免疫保護牆,降低變種病毒對社區的威脅;至於50歲以上族羣,尤其是年長、有慢性病者,需接種次世代雙價疫苗,來補足剩下2到4成的免疫防火牆。

另外,大陸自1月8日起全境開放,但各國考量其境內疫情仍在高峰,紛紛提高大陸入境旅客的防疫措施,如臺灣自1月1日起針對大陸入境旅客執行唾液PCR篩施,據統計,截至8日共採檢9658人,其中1805人陽性,陽性率爲18.6%。

陳秀熙認爲,除了透過抗原篩檢做基因序列定位之外,應引入自主快篩抗體檢測,來因應大陸疫情。他進一步說明邊境檢測建議,旅客入境時提供抗體證明,陽性代表曾染疫康復,自然不會造成醫療量能負擔,陰性則需進行唾液篩檢,有效分流之下,可降低機場篩檢負擔,對於大陸疫情也能提供安全有效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