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首臺準環對稱仿星器測試平臺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陸首臺準環對稱仿星器測試平臺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西南交通大學)

陸首臺準環對稱仿星器測試平臺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圖爲各國專家一起參觀準環對稱仿星器測試平臺。(西南交通大學)

陸首臺準環對稱仿星器測試平臺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圖爲準環對稱仿星器測試平臺。(西南交通大學)

大陸央媒《科技日報》15日報導,中國大陸首臺準環對稱仿星器測試平臺(CFQS-T ,The Chinese First Quasi-axisymmetric Stellarator)成果交流會13日在四川成都召開。中國首臺準環對稱仿星器測試平臺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利用三面向模組化線圈獲得超高精度的「準環向對稱磁場位形」,使中國成爲繼美國和德國之後又一掌握「三面向非平面模組化線圈」高精度製造工藝的國家。

會上,西南交通大學聚變科學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許宇鴻教授,作了關於中國首臺CFQS的研究進展及CFQS-T研究成果報告。報告認爲,CFQS-T運行在國際首次證實了「準環向對稱」磁場位形,降低了新經典輸運損失,開闢了「穩態磁約束聚變裝置」磁場位形優化新途徑。

張維巖院士、萬寶年院士、林海青院士、日本國家核融合科學研究所竹入康彥(Yasuhiko Takeiri)教授等與會專家認爲,CFQS-T在運行中首次驗證了「準環向對稱磁場位形」及其先進性,填補了中國仿星器研究的空白,也爲後期CFQS裝置高參數運行奠定堅實基礎。該平臺相關成果,有利於人們對三面向等離子體前沿物理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大幅提升了中國磁約束聚變研究整體水準,並與託卡馬克位形路線圖互補,爲加速中國磁約束聚變研發進程作出重要貢獻。

國際能源署「仿星器-螺旋器」技術合作專案委員會主席沃爾夫(Robert Wolf)教授以視訊祝賀會議召開和CFQS-T取得階段性成果。他表示,CFQS-T啓動不僅爲科學界帶來新的先進位形仿星器,還將吸引越來越多人關注仿星器概念。對仿星器磁場位形優化,爲未來磁約束聚變提供新的物理見解。仿星器具有多個自由度,這也意味着需要探索的空間更大,CFQS恰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據悉,2020年,作爲中國締約方,西南交通大學加入國際能源署仿星器技術合作組織。在中國首臺準環對稱仿星器研製過程中,西南交通大學聚變科學所廣泛進行國際合作,與日本國家核融合科學研究所聯合開展物理與工程設計。中國首臺準環對稱仿星器研究得到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大力支持,已成爲立項建設的四川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現已進入建設階段並有望在2027年實現裝置運行。該裝置爲大陸首創,旨在瞄準世界上最先進的磁場位形,實現中國受控磁約束聚變「兩條腿(託卡馬克、仿星器)走路」。此次CFQS-T取得重大成果作爲四川省大科學基礎設施的原理性驗證,爲後續基礎設施的建設奠定堅實基礎。